“我明白了,秦叔。谢谢您。”我真诚地说道。
秦叔摆摆手,似乎不喜欢这种客套。他站起身,走到书桌后,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狭长的、看起来颇为沉重的黑色盒子,递到我面前。
“给你的。”他言简意赅。
我愣了一下,接过盒子,入手沉甸甸的。打开卡扣,里面黑色的海绵衬垫上,静静地躺着一根做工极其精良、泛着冷冽金属光泽的甩棍。棍体线条流畅,握柄处有防滑纹理,工艺一看就绝非地摊货。
“这是……德国EKA的?”我有些惊讶,这种专业级别的防身器械在2003年的国内可是稀罕物,价格不菲且渠道难寻。
“嗯。”秦叔点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武馆最近新开了甩棍课程,跟武协那边备过案了。只要是登记在册的学员,凭武协的证明就能购买。这根你拿着,放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比你的钥匙串好用。”
我拿起甩棍,冰冷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却莫名给人一种安定的力量感。我尝试着按照秦叔之前教过的发力技巧,手腕猛地一抖!
“唰——!”一声清脆利落的金属摩擦声,三节棍体瞬间甩出,锁紧,笔直而坚硬,充满力量感。
“好棍!”我忍不住赞叹。
“甩棍是技巧活,不是光靠蛮力。”秦叔从我手中拿过甩棍,开始亲自示范,“握这里,重心靠前,出击要快,收放要自如。击打点主要是关节、手腕、小腿胫骨、脚面这些脆弱部位,以求瞬间制敌,而不是非要拼个你死我活。看好了……”
他在书房有限的空间里,给我演示了几个简单却极其实用的攻防动作,动作干净利落,发力迅猛精准,带着可怕的实战压迫感。我聚精会神地看着,努力记下每一个细节。
演示完毕,他将甩棍收回,递还给我:“平时多练习手感,遇到情况才能下意识用出来。记住,这东西是给你争取逃跑时间的,不是让你去跟人硬拼的。”
“我记住了,秦叔。”我将甩棍小心地收好,心中底气似乎足了一些。拥有这件武器,仿佛也拥有了一份与之匹配的勇气和责任。
我看着秦叔,忍不住又问:“秦叔,那您什么时候能教我更厉害一点的格斗技巧?就像您刚才那样的,或者更实用的?”
我渴望变得更强,更快地拥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秦叔看了我一眼,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我内心的急切。他摇了摇头,语气不容置疑:“脚踏实地,别好高骛远。把你之前学的那些基础格斗技巧、反跟踪意识先融会贯通了再说。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的,真正的实战,往往最简单的招式最有效。心浮气躁,只会露出破绽。”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有些过热的心思,但也让我更加清醒。
“是,秦叔,我明白了。”我郑重地点点头。
离开武馆时,我的口袋里揣着那根沉甸甸的EKA甩棍,脑海里回想着秦叔的教诲和演示的动作,心中的不安依旧存在,但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踏实感和一股亟待变强的决心。
风暴正在逼近,而我,必须尽快让自己配得上手中的武器,以及身边所有人对我的保护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