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 > 第186章 多轴协同技术落地,机器人集群初显威

第186章 多轴协同技术落地,机器人集群初显威(2 / 2)

哈工大的实验室里,张教授将一份烫金封面的《军民融合合作意向书》推到吴昊面前,老花镜后的眼睛闪着期待的光:“吴昊,这是军工研究院的诚意,他们要订50台‘开拓者四号’集群机器人,用于边境某复杂地域的安防试点,预算不封顶,只求尽快落地。”

吴昊翻开意向书,里面的技术指标严苛得近乎苛刻:-40c低温环境续航不低于72小时,防电磁干扰等级达到军用最高标准,集群通信在强干扰下中断后,重启组网时间不得超过30秒。而这些,恰好是他们刚突破的技术节点。

“教授,这订单我们接了。”吴昊在签名处顿了顿,补充道,“但有个条件,我们要深度参与试点,机器人的实战数据必须实时同步给我们,用于后续优化。”

“没问题!”张教授一拍桌子,“军方巴不得你们能根据实战反馈迭代,他们最怕‘实验室产品’到了现场掉链子。”他话锋一转,语气郑重起来,“不过吴昊,这订单一接,你们就不是纯粹的民营企业了,技术保密、生产监管都会卡得更严,749局那边估计也会盯得更紧。”

吴昊早有准备:“我已经让邵易阳在基地建了独立的保密车间,所有涉及核心算法的程序都由天蛾加密,生产人员签了终身保密协议。至于749局……只要我们行得正,他们的关注反而是好事,能帮我们挡掉不少别有用心的窥探。”

消息传回秘密基地,团队里炸开了锅。李师傅摩拳擦掌,满是老茧的手在机器人外壳上摩挲:“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咱们造的机器人能去保家卫国,比卖多少充电桩都光荣!”负责算法的工程师们则连夜扎进机房,根据军方要求优化集群控制程序,把抗干扰模块的冗余度再提一级,代码在屏幕上流淌如星河。

三天后,军工研究院的验收组来了。他们没看精心准备的演示视频,直接把机器人拉到零下30c的冷库,又用强电磁干扰仪模拟战场环境,甚至故意破坏两台机器人的传感器,测试集群的容错能力。

结果让所有人振奋:低温下机器人关节灵活度仅下降5%,强干扰中组网中断18秒后自动恢复,受损机器人还能主动将数据和任务分担给同伴,整体效能保持在80%以上。

“完美!”验收组组长在报告上签字时,笔尖都快戳破纸页,“下周就签正式合同,首批10台机器人,一个月内必须交货!”

签完合同的那天晚上,吴昊请团队在基地食堂加餐。临时搭起的餐桌上,大家举着饮料杯碰得叮当作响。李师傅喝得脸红脖子粗,拽着吴昊的胳膊说:“昊总,我儿子在边防当兵,等咱们的机器人上了岗,我得跟他说,你爸造的铁疙瘩,正跟你一起站岗呢!”

吴昊眼眶一热,举起杯子:“为了他们能少流血,为了咱们的机器人能多扛事,干了!”

喧闹声中,天蛾的电子音格外清晰:“首次军工订单确认,触发L5级功能预热——逆向工程模块启动准备,预计30天后完成初步激活。”

吴昊望向窗外的星空,银河在墨色天幕上流淌。他知道,这张订单不仅是商业上的认可,更是责任的开始。从今天起,他和天蛾掌握的星际技术,将正式融入这片土地的防务体系,用钢铁与代码,筑起一道看不见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