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坊间传说
接下来的几日,柳荫集风平浪静,仿佛那夜的湖心岛变故与码头的暗杀从未发生过。
洛云归与沈沧澜(本体)依旧住在湖畔旧屋,深居简出。沈沧澜每日都会去悦来茶楼坐上几个时辰,看似喝茶听书,实则暗中观察,学习说书的技巧,同时留意着茶楼内外的动静。洛云归则偶尔会去木匠铺,以复诊的名义,暗中为那转世身调理身体,加固神魂。
那转世身(青年)在服用了洛云归的“安神药”后,气色日渐好转,虽然记忆依旧混沌,但已能下床行走,偶尔还能帮着沈师傅做些递送工具的轻活。只是他眉宇间的迷茫与偶尔闪过的心悸,显示着那夜的灵犀微动并非全无痕迹。
悦来茶楼的转让事宜,在洛云归暗中动用了一点“财力”(几块不起眼的、蕴含微薄灵气的玉石)后,进展神速。老掌柜本就意兴阑珊,得了远超预期的价钱,乐得清闲,很快便签了契书,将茶楼连同里面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一并盘给了沈沧澜。
交接完毕,沈沧澜站在略显陈旧的茶楼大堂中,看着空荡荡的桌椅,心中感慨万千。从玄天宗首徒,到魔渊君主,再到如今这凡俗茶馆的老板……人生际遇之奇,莫过于此。
“师尊,茶楼已盘下,接下来该如何布置?”沈沧澜向静坐窗边的洛云归请示。
洛云归放下茶杯,目光扫过略显昏暗的厅堂,淡淡道:“无需大动,整洁即可。重要的是……你准备说什么书?”
沈沧澜闻言,神色一肃。这几日,他脑中不断闪现着破碎的记忆画面——寒魄峰的雪,魔渊的火,师尊清冷的侧脸,黄金面具人的狞笑,撕心裂肺的背叛与守护……这些画面交织缠绕,如同梦魇,却又带着一种刻骨铭心的真实感。
他隐隐觉得,这些并非凭空臆想,而是他遗失的过去!或许……正如师尊所言,他并非凡人,而是身负血海深仇的……修行者?而那木匠铺的青年,或许真的与他有某种联系?
将这些记忆编成故事,既能掩人耳目,也能……试探师尊的反应,甚至,或许能触动那转世身的记忆?
“弟子……确有一些想法。”沈沧澜沉吟道,“只是故事离奇,恐惊世骇俗。”
“无妨。”洛云归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坊间传说,本就真真假假。越是离奇,越能引人入胜。你且说来听听。”
沈沧澜深吸一口气,整理着纷乱的思绪,缓缓开口:
“弟子想说的,是一个关于……剑仙与魔君的故事。”
“故事始于一座终年积雪的仙山。山上有一剑仙,清冷绝尘,剑术通神。她有一徒,天资卓绝,却身负古老血脉,易入魔道。剑仙倾囊相授,欲助其以剑心压制魔血。”
“然而,仙山之外,有一神秘组织,自诩天道监察,视师徒二人为异数,必欲除之。他们设下惊天阴谋,诱使徒弟魔血失控,犯下大错,更嫁祸于剑仙,逼其师徒反目。”
“最终,在万丈悬崖边,剑仙被迫出剑,亲手将徒儿打入魔渊。徒儿坠崖前,回首一望,眼中并非怨恨,而是……诀别与不舍。”
“此后,剑仙因‘管教不严、纵徒行凶’而被仙门问责,自封于雪山思过。而那徒儿坠入魔渊,历经九死一生,魔血与恨意交织,竟成一代魔君,却始终守着心底一丝对师尊的执念,未曾真正为祸苍生。”
“百年后,阴谋渐显,剑仙破封而出,欲寻徒儿,澄清误会,共抗强敌。却发现魔君已遭暗算,神魂破碎,散落凡尘……故事,便从此开始。”
沈沧澜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将那段掺杂着真实与改编的悲壮往事娓娓道来。他说得投入,仿佛亲身经历,眼中不时闪过痛苦、愤怒与追忆的光芒。
洛云归静静地听着,面沉如水,唯有端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了几分。冰蓝色的眼眸深处,波澜暗涌。她没想到,沧澜(本体)竟能将破碎的记忆串联到如此程度,虽细节有出入,但核心的悲怆与无奈,却把握得如此精准。
这故事,何尝不是他们师徒百年坎坷的缩影?
“……弟子暂拟此故事名为,《剑仙断情》。”沈沧澜说完,看向师尊,心中有些忐忑。
良久,洛云归缓缓放下茶杯,声音听不出喜怒:“故事尚可。悲欢离合,正合凡俗口味。只是结局略显仓促,魔君散魂之后,剑仙又将如何?可有后续?”
沈沧澜心中一动,师尊此问,似乎意有所指。他谨慎答道:“后续……弟子尚未想好。或许,剑仙会踏遍凡尘,寻找徒儿散落的神魂碎片?或许,那魔君并未完全消散,仍有残魂转世,等待师尊……等待剑仙的指引?”
洛云归微微颔首:“可。便如此说吧。何时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