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不怪姜佑好奇。
自从他获得系统,给太公扫墓开始发家致富起到现在。
他没有在外人面前刻意隐瞒,也未干预村里人的猜测和议论。
家里这些亲戚,没有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一窝蜂来家借钱。
他有钱之后还真没想太多,也没想过如果亲戚们跑来借钱会怎么处理。
是借还是不借。
好比四姑五姑六姑,家境普通,几个表哥也是在外地打工。
有个表哥在柳城县附近租了20亩地种砂糖橘,这两年行情起起伏伏,听说投入大于产出,还欠了点外债没还清。
若非五姑出车祸,大家各过各的日子,很少有金钱上的来往。
大伯二伯两家人有钱,自然无需向他借钱,真到有那么一天,姜佑也不会借。
有辙想去,没辙死去。
陈芳艳:“谁说的还不一样啊?你小舅去年盖房子加上装修,今年你小舅娘三月初住院,把家底花的差不多了。”
“怎么我不晓得?”
“当时你小舅谁也没告诉,后来我喊你舅娘她们帮你介绍对象,无意中讲出来才晓得。”
姜佑微微沉默,小舅结婚晚,小时候很疼自己和白榆,每次到他家都会有好吃的糖和水果招待。
偷偷收起给兄妹俩,不让老妈知道。
“阿欢表妹问你的话,少给点怕她年纪小乱花。如果是小舅,妈你看着多给些。”
陈芳艳点点头,家里的财政大权本就在她手里。但是对外拿钱,特别是娘家人,她都会征得老公同意。
儿子上个月还转给自己100万生活费,这事儿肯定要告诉他。
黄金首饰玉镯什么的, 她平时干农活,也戴不惯嫌麻烦。
不过呢,现在就算手腕脖子什么都没有,大伯娘二伯娘也不敢再笑话她,在她面前显摆了。
村里面也没人再怀疑儿子是打肿脸充胖子。
“表妹考上哪个大学?”
“听你小舅讲是江城大学。”
“江城大学,可以啵。”姜佑挺意外,姜陈两家的孩子,念书基本都往外省跑。
小妹白榆跑得最远。
总有年轻学子如那蒲公英的种子,飞向远方,在远方扎根。
听说桂省有座望娘山,桂省人比其他省的人更思乡,在外地待的时间长了,还是会回到故里。
“既然全家同意,那我就拿笔钱给阿欢上学。”陈芳艳说道。
父子俩统一扒饭动作,一致通过此次老姜家的小型会议。
依依还小,低头忙着干饭,她弃权了。
夏日,天要晚上八点才见黑。
姜佑递了根烟给老父亲,亲自为他点上。
两人站在院门口当门神跟路过,匆匆往家回的隔壁村村民打招呼。
“你真的准备花几千万买那个丰岩景区?有把握吗?”
饭桌上姜国义没有追问儿子到底有多少钱,几百万的车说买就买,还不是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