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过后叶柏君安排简单又富有特色的午餐。
年纪大的两位老人,早已过了满足口腹之欲的岁月,人讲究清净简单修养身心。
席间通过交谈,他得知姜佑目前是八桂两家公司老板。
公司体量虽小,在28岁的年纪创业成功已经非常难能可贵。
年轻有为,对书法有独到的见解,历代书法大家的平生趣闻也耳熟能详,交流起来轻松自在无认知代沟和障碍。
叶柏君对眼前的后生越发顺眼。
“小姜你很好。我那个孙子和你年纪差不多,只知道赚钱对传统书画没有半点兴趣。”
“书画是我国文化传承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珍贵的历史事件都是靠它们承载,我们后人才得以了解历史,了解真相。”
“叶爷爷,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姜佑回答得十分谦逊,他是有系统,被填鸭式灌输知识,否则哪里懂这些枯燥的名人事迹。
午饭后回到馆内展厅。
“姜佑,你带小菲四处逛逛,我们两个叙叙旧。小菲,累了再回来找爷爷。”魏老说道。
“好。”
“好的爷爷。”
小菲喜欢绘画,姜佑带着她多在山水、花鸟写意等作品前驻足观赏。
展厅角落此时有中年男子在即兴挥毫,笔走龙蛇,十几个旁观者围绕在旁边,安静地看着表情很认真。
民间书法绘画爱好者众多,此中又以书法爱好者占的比例多些。
从公园或者广场上,时常可见大爷提桶写水字,没见哪个提桶在青石板上作画的,整幅画这半边没画完,那半边已经干了。
啪啪啪!
作品完成后,中年男子赢得一阵掌声。
姜佑瞧着点点头,此人的书法功底扎实,虽然风格大众化,但在他们当地过年卖对联绰绰有余。
“姜叔叔,我想看你写字。”小菲扯了扯他的衣袖轻声开口。
“啊?看我写呀?”
“嗯。”
“行吧。”面对她期待的目光,姜佑硬着头皮准备献丑。
先前几位都是大笔写大字。
他扫过笔架,从上面拿起一支紫毫毛笔,笔尖饱醮墨汁,凝神静气片刻在雪白宣纸上写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宋代柳三变的雨霖铃,词是好词,字也是好字。笔势轻盈楷法严谨,通篇字体清秀隽永,隐隐有脱尘之意。有点像南宋词人姜夔的字。”
“小伙子看你面相,字如其人果然没错。是个好苗子,苦练不少年吧?”
“您太捧了,我这就是凑个热闹。”姜佑心虚答道。苦练个屁啊他!苦练的那位是自家太公。
小菲歪头,眼眸清澈赞叹道:“姜叔叔你写得真好。”
“小姑娘说得不错,小伙子你这幅佳作,我看有机会参展,现在就差落款。”
“嗯,没错。如果没有,这里有寿山石原料、刻刀,现场制作一枚也行。”
看热闹的围观者太热情,大有姜佑不完成作品就不罢休之意。
姜佑听劝,从几块寿山石原料里挑出合心意的来,拿刻刀现场雕刻印章。
印章雕刻手法分阴刻和阳刻,效果是前者给人内敛含蓄的感觉,后者给人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显得轻灵、活泼。
他此刻要制作的是比较少人用到的朱白相间印,姜字笔画多,以阴刻成白文。佑字笔画少,以阳刻成朱文。
刷刷刷刷,眼疾手快仅几分钟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