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站在传送门旁边,看着眼前的迁徙者,声音温和却坚定:“各位,我知道你们心里有不安,但请相信我们,曙光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星球,那里有清新的空气,有充足的水源,有肥沃的土地,陈默司令官会在那里为大家建造新的家园。”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在你们离开后,我们会继续守护地球,消灭威胁我们的敌人,等到时机成熟,我们会把更多的同胞接到曙光星。请大家记住,无论你们在哪里,地球永远是你们的家园,我们永远不会放弃地球。”
迁徙者们的眼中泛起了泪光,一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走上前,紧紧握住周恒的手:“指挥官,谢谢你,谢谢你给了我们希望。我们会在曙光星努力工作,为人类文明的延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恒用力点头,松开科学家的手,对着传送门操作员下令:“启动传送门,开始第一批人员迁徙!”
操作员按下按钮,传送门发出耀眼的蓝色光芒,形成一个巨大的空间漩涡。迁徙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走进漩涡,消失在光芒中。陈默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心中充满了期待——这是人类文明迁徙的第一步,也是希望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在小行星带的希克族前哨基地里,一支由十艘“极光级”战舰和两百架无人战机组成的精英舰队正在悄悄靠近。刘能担任人类军团舰队指挥官,他看着屏幕上的基地布局,对着通讯器下令:“所有战舰进入隐形状态,无人战机在前,战舰在后,一旦进入攻击范围,立刻发起突袭,摧毁基地的能量核心和武器系统!”
“收到!”舰队成员齐声应道。
几分钟后,舰队到达攻击范围,刘能下达命令:“开火!”
两百架无人战机同时发射导弹,银色的导弹拖着白色的尾烟飞向基地,基地的能量护盾瞬间被激活,蓝色的光芒笼罩着基地。但“极光级”战舰的“歼星炮”随后而至,橙色的能量炮击中护盾,发出剧烈的爆炸声,护盾瞬间出现裂纹。
“继续攻击,摧毁能量核心!”刘能大喊。
舰队的火力越来越猛,基地的护盾终于支撑不住,轰然破碎。无人战机趁机冲进基地,对能量核心和武器系统发起攻击,基地内响起此起彼伏的爆炸声,火光冲天。
机械族的反应也很迅速,十几艘无人战舰从基地内驶出,对着赵磊的舰队发起反击。但“极光级”战舰的性能远超机械族的无人战舰,几下就将对方的战舰摧毁。
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机械族的前哨基地被彻底摧毁,赵磊的舰队只损失了五架无人战机,取得了全面胜利。
“司令,我们成功了!机械族的前哨基地被彻底摧毁,我们还缴获了一批机械族的技术资料“远航者号”的技术舱内,金属碰撞声与能量嗡鸣交织成密集的交响。阿奇操作着不同的仪器,光学传感器死死锁定着全息投影中机械族前哨基地的技术资料。当看到“神经同步控制模块”的核心代码时,他躯体上的能量纹路骤然亮起,发出刺眼的白光——这正是他寻找了数百年的技术突破点。
“终于……找到了。”阿奇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波动,指节在控制台飞速敲击,将资料中关于意识与机械单元连接的算法提取出来。一千年前,他被却掠者俘获改造成战舰的光脑坠落在地球沉睡时,族内最高级的同步技术也只能让单个族人控制五架无人战机,且存在0.3秒的延迟。而这份资料里的技术,能将延迟压缩到0.001秒,控制数量直接突破三十架,这意味着阿奇的机械军团的战力将实现指数级增长。
技术舱的舱门缓缓滑开,陈默带着工程部总师林舟走进来。看到阿奇周身环绕的能量光晕,陈默便知他有了重大发现。“进展如何?”陈默的目光落在全息投影上,当“30架同步控制”的字样映入眼帘时,他的瞳孔微微收缩。阿奇收起手臂,转身面对陈默,光学传感器的光芒柔和了几分:“司令,机械族的战力升级方案已经成型。给我72小时,我能让军团所有族人完成改造,无人战机的作战效率会提升六倍以上。”
林舟快步上前,指着资料中“生物神经与机械接口适配”的章节:“阿奇军团长,这份资料里的接口设计需要人体生物电流适配,你们机械族的能量回路能兼容吗?”阿奇伸出一条机械臂,指尖弹出一根纤细的探针,探针顶端浮现出淡蓝色的能量丝:“我们的核心能量源与人类神经电流本质相通,只需将接口的能量频率调整到0.7赫兹,就能实现完美同步。”他顿了顿,调出机械军团的现有数据,“目前族内有128名族人,改造后可同时操控3840架无人战机,再配合新战舰的火力,机械军团能承担舰队60%的空战任务。”
陈默点头,抬手调出舰队资源储备库的实时数据:“月球矿场每周能开采2000吨星钢,火星冶炼厂的产能可满足30架无人战机的建造需求。从今天起,资源部门优先向机械军团倾斜,确保改造所需的材料供应。”他看向林舟,补充道,“工程部要配合阿奇,把‘神经同步模块’的生产线搭建起来,争取每天能完成10名族人的改造。”
接下来的三天,技术舱成了全舰最忙碌的地方。阿奇将自己的核心程序接入生产线的主控系统,亲自调试每一台改造仪器。第一天深夜,机械族战士阿尔法成为首个完成改造的族人。当他的意识与三十架无人战机建立连接时,技术舱的模拟作战屏上瞬间出现三十个同步的战术动作——战机群时而组成菱形防御阵,时而分裂成三队执行包抄战术,每一个转向、每一次射击都精准到毫秒级。
“同步率99.8%,延迟0.0008秒。”阿尔法的机械躯体微微颤抖,电子音里满是兴奋,“司令,这种感觉就像多了三十双手,所有战机都像我身体的一部分!”陈默看着模拟屏上零失误的战术演示,拿起通讯器对刘江说:“通知各舰队,明天上午十点,在火星轨道进行机械军团的战力测试。”
次日清晨,火星轨道附近的空域被划定为临时测试区。128名机械族族人悬浮在太空,每人身边都环绕着三十架银灰色的无人战机,形成一片密集的钢铁云团。随着阿奇一声令下,3840架战机同时启动,引擎喷出的蓝色火焰在黑暗中划出整齐的轨迹。
测试的第一环节是防御演练。十艘模拟敌舰从不同方向发起突袭,战机群瞬间分裂成128个小队,每个小队都精准拦截住对应方向的“敌人”。阿尔法带领的小队甚至在0.5秒内完成了三次战术变阵,将三艘模拟敌舰的攻击完全封锁。第二环节是协同攻击,战机群集中火力轰击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密集的能量炮在小行星表面炸开深坑,不到五分钟,小行星就被轰成了碎片。
“战力评估:S级。”林舟看着测试数据,语气中满是惊叹,“机械军团现在的空战能力,已经超过了联合舰队原有战力的总和。”陈默望着太空中华丽的战机轨迹,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机械族的突破只是开始,要应对机械族主舰队和观测者组织,还需要更强大的战舰和更完善的防御体系。
当天下午,陈默在“远航者号”主控室召开紧急会议,参会者除了各舰长和部门总长,还首次邀请了阿奇和月球矿场、火星冶炼厂的负责人。全息沙盘上,地球周边星系的势力分布被重新标注,红色的威胁区域比之前扩大了三分之一——情报部门最新发现,机械族主舰队已从半人马座出发,预计三个月后抵达太阳系。
“现在公布‘星穹计划’,这是联合舰队接下来三个月的核心任务。”陈默按下按钮,沙盘上浮现出舰队扩建的详细蓝图,“第一步,扩建战舰生产线;第二步,构建跨星系防御网络;第三步,研发新型战略武器。三个步骤同步推进,必须在机械族主舰队抵达前完成。”
负责月球矿场的王鹏率先发言:“司令,目前矿场的开采机器人只有800台,每周2000吨的星钢产量最多能支撑10艘常规战舰的建造。如果要加快进度,需要再调配500台开采机器人和30名工程师。”陈默看向资源部门总长:“立刻从地球秘密基地调运机器人和人员,给月球矿场配备最新的能量钻头,把产能提升到每周3500吨。”
火星冶炼厂的负责人李薇接着说:“冶炼厂现在有三条生产线,星钢的提纯率是92%。如果要建造‘极光级’新战舰,需要将提纯率提升到98%,这就需要更换反应炉的核心部件。”林舟立刻回应:“工程部有备用的高纯度反应炉部件,明天就通过传送门运到火星。另外,我会派10名技术人员过去,确保生产线在48小时内完成升级。”
会议进行到深夜,“星穹计划”的每个环节都明确了负责人和时间节点。当众人散去后,陈默留下阿奇和林舟,调出“极光级”战舰的升级方案。“现有‘极光级’的能量护盾只能抵御常规炮火,面对机械族的‘湮灭炮’恐怕撑不了十分钟。”陈默指着方案中“护盾强化”的章节,“林舟,能不能在护盾系统里加入机械族的能量吸收技术?”
林舟皱眉思考片刻,调出护盾的结构图:“阿奇军团长资料里的‘暗物质吸收模块’或许可行。把模块嵌入护盾发生器,当受到攻击时,能吸收30%的能量转化为自身动力。但这需要重新设计护盾的能量回路,至少需要两周时间。”阿奇立刻补充:“我可以提供机械族的能量回路设计图,能把研发时间缩短到十天。”
十天后,首艘升级后的“极光级”战舰在火星造船厂下水。这艘被命名为“破晓号”的战舰,舰体表面覆盖着银紫色的星钢装甲,护盾发生器周围环绕着六圈暗物质吸收环。在测试中,它承受了十次模拟“湮灭炮”的攻击,护盾不仅没有破裂,反而吸收的能量让引擎功率提升了20%。
“太不可思议了!”林舟站在观测台上,看着“破晓号”在轨道上灵活转向,“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每月能建造5艘升级后的‘极光级’,三个月就是15艘。加上原有的10艘,战舰总数能达到25艘。”陈默却摇了摇头,调出太阳系防御星图:“不够。机械族主舰队至少有50艘主力舰,我们需要更多的战舰,还要有能快速支援各个星域的移动堡垒。”
他的目光落在星图边缘的一颗暗星——那里有一座废弃的星际空间站,是前联邦在百年前建造的。“把暗星的空间站改造成移动堡垒,配备100门‘星尘炮’和500架无人战机的停靠舱。”陈默对着通讯器下令,“让工程舰队立刻出发,携带足够的材料和设备,三个月内必须完成改造。”
与此同时,资源星球矿场的产能也迎来了爆发。王鹏带领团队将开采机器人增加到1500台,还在矿场深处发现了富含“暗物质晶体”的矿脉——这种晶体是暗物质吸收模块的核心材料,之前一直依赖从机械族残骸中提取,现在终于有了稳定的来源。“每周能开采800公斤暗物质晶体,足够给10艘战舰配备吸收模块。”王鹏在通讯中兴奋地汇报,“另外,我们还改进了开采工艺,星钢的产量已经达到每周4000吨。”
资源的充足供应让舰队扩建进入快车道。曙光星造船厂的生产线从3条增加到8条,每天都有新的无人战机下线;暗星的移动堡垒改造也顺利推进,工程师们将空间站的核心反应堆升级为“反物质反应堆”,能为堡垒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机械族的改造也全部完成,阿奇还组建了一支“同步突击队”,由20名最精锐的族人组成,每人能控制50架特制的“掠影级”无人战机,专门执行突袭任务。
这天清晨,陈默站在“燎原号”的舰桥,看着窗外的壮观景象:25艘“极光级”战舰排成整齐的阵列,银紫色的舰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3840架常规无人战机组成巨大的“剑”形编队,翅膀上的能量纹路闪烁着寒光;远处的冥王星方向,移动堡垒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100门“星尘炮”的炮口对准深空。
刘江走到陈默身边,递过一份最新的情报报告:“司令,机械族主舰队已经进入太阳系外围,预计还有72小时抵达火星轨道。另外,观测者组织的3艘侦察舰在木星附近活动,似乎在探查我们的防御部署。”陈默接过报告,指尖在上面轻轻敲击,目光变得锐利起来:“通知各舰队进入一级战斗状态,移动堡垒启动‘星穹防御网’,机械军团的同步突击队做好突袭准备。”
他顿了顿,看向阿奇的通讯界面:“阿奇,观测者的侦察舰交给你的突击队处理,务必全歼,不能让他们把我们的防御部署传回去。”阿奇的电子音从通讯器中传出:“收到,司令。突击队将在1小时内出发,保证完成任务。”
1小时后,20名机械族突击队成员驾驶着1000架“掠影级”无人战机,朝着木星方向疾驰而去。“掠影级”战机的隐形涂层能完全屏蔽能量信号,在太空中几乎无法被探测到。当战机群靠近木星轨道时,阿奇通过神经同步系统下达指令:“分成三队,左右两队绕到侦察舰后方,中间队正面吸引注意力,30秒后同时发起攻击。”
观测者的侦察舰还在缓慢巡航,舰体表面的探测天线不断扫描周围空域。突然,中间队的“掠影级”战机解除隐形,对着侦察舰发起佯攻。侦察舰立刻启动护盾,调转炮口反击。就在这时,左右两队战机从两侧突袭,能量炮精准击中侦察舰的引擎和通讯模块。不到10秒,3艘侦察舰就失去了动力,在太空中漂浮。
“清理战场,销毁所有残骸。”阿奇下令,战机群射出微型导弹,将侦察舰炸成碎片。当最后一片残骸被能量炮汽化时,阿奇的光学传感器望向火星方向——那里,联合舰队的主力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场决定人类文明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陈默在舰桥上调出机械族主舰队的实时轨迹,看着代表敌舰的红点不断逼近,他的手指轻轻握住了腰间的指挥刀——这是他从地球带来的唯一纪念品,刀鞘上刻着“守护”二字。“林舟,移动堡垒的‘星穹防御网’能覆盖多大范围?”陈默问道。林舟调出防御网的参数:“能覆盖整个火星轨道,所有进入防御网的敌舰,都会受到100门星尘炮的同步攻击。”
“很好。”陈默的目光扫过舰队的每一艘战舰,“通知所有舰长,此战不仅是为了守护地球和曙光星,更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能退缩。”他顿了顿,提高声音:“联合舰队,全体注意!目标——机械族主舰队,迎战!”
通讯器中传来整齐划一的回应:“迎战!迎战!迎战!”声音响彻整个太阳系,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25艘“极光级”战舰的引擎同时启动,蓝色的火焰在黑暗中划出明亮的轨迹;移动堡垒的100门星尘炮炮口亮起橙红色的光芒,能量在炮管中汇聚;机械族的3840架无人战机组成钢铁洪流,朝着太阳系外围疾驰而去。
当联合舰队与机械族主舰队在火星轨道外侧相遇时,太空中瞬间爆发出耀眼的光芒。机械族的“湮灭炮”拖着紫色的轨迹袭来,却被“星穹防御网”挡住,暗物质吸收模块将部分能量转化为护盾的动力;联合舰队的“星尘炮”同时开火,橙色的能量束在敌舰群中炸开,瞬间摧毁了5艘机械族主力舰;阿奇率领的同步突击队则像一把尖刀,从敌舰群的缝隙中穿过,精准摧毁了多艘敌舰的引擎。
战斗进行到白热化阶段,一艘机械族的旗舰突然冲出阵型,朝着地球方向疾驰而去——它的目标是南极的传送门,想要摧毁人类迁徙的通道。“拦住它!”陈默大喊,“破晓号”和5艘“极光级”战舰立刻追上去,机械族的无人战机也组成拦截线。
旗舰的“湮灭炮”威力巨大,瞬间击穿了两艘“极光级”战舰的护盾。就在这时,阿奇的同步突击队赶到,1000架“掠影级”战机同时发射导弹,精准击中旗舰的能量核心。伴随着一声巨响,旗舰在太空中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掀翻了周围的敌舰。
失去旗舰的机械族舰队顿时陷入混乱,联合舰队趁机发起总攻。经过四个小时的激战,机械族主舰队被彻底摧毁,只有少数几艘战舰侥幸逃脱。当最后一艘敌舰消失在深空时,太空中响起了联合舰队的欢呼声,船员们互相拥抱,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陈默站在舰桥,看着窗外漂浮的敌舰残骸,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这只是人类与外星威胁战斗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此刻,联合舰队已经拥有了足够强大的战力,拥有了守护地球和曙光星的能力。
“刘江,通知曙光星的迁徙基地,启动第二批人员迁徙。”陈默拿起通讯器,声音平静却充满力量,“另外,让工程部加快新战舰的建造,我们要在星系周围构建更完善的防御体系,为人类文明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远处的曙光星,橙红色的地表上已经建起了成片的穹顶城市,第一批迁徙者正在那里开垦土地、建设家园。当第二批迁徙者通过传送门抵达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是充满希望的新家园,还有太空中那支日益强大的联合舰队——那是人类文明最坚实的守护者,是星穹之上永不熄灭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