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星空斗士 > 第97章 星空狂刃

第97章 星空狂刃(1 / 2)

当掠夺者械族的先锋舰还在挣扎着调整炮口时,“燎原号”下方的舱门突然向两侧滑开,十二道银灰色的巨影冲破舰体束缚,如同苏醒的钢铁巨兽,悬浮在星空中。每台机甲高达16米,肩甲处刻着修真文明的“聚灵阵纹”,泛着淡金色的微光;胸口嵌着地球科技的“能量核心”,蓝紫色的电流在纹路间流转;关节处裸露的机械传动结构,则是械族文明的精密造物,金属齿轮咬合间带着冰冷的杀意——这是陈默团队耗时三个月,融合三族技术打造的“燎原机甲”,也是第一次在星空中展露锋芒。

“机甲小队注意!按‘三角编队’展开,优先解决敌方能量炮舰!”通讯器里,机甲队长赵峰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他操控的“燎原一号”率先启动推进器,背后喷出两道蓝色的离子焰,朝着最近的一艘掠夺者先锋舰冲去。

那艘先锋舰立刻反应过来,舰体两侧的十门能量炮同时充能,暗红色的能量光团在炮口凝聚,紧接着,十道灼热的能量光束如同毒蛇般窜出,直扑“燎原一号”!

“启动‘聚灵防御阵’!”赵峰手指在操控面板上快速划过,“燎原一号”肩甲上的金色阵纹瞬间亮起,一道半透明的金色护盾凭空浮现。当能量光束撞上护盾的瞬间,阵纹突然开始旋转,原本凶戾的能量竟被护盾一点点吸收,转化为淡金色的流光,顺着机甲的纹路汇入胸口的能量核心——屏幕上,“燎原一号”的能量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从80%飙升至95%!

“这、这不可能!”掠夺者先锋舰的主控室内,械族指挥官的光学镜头里闪过混乱的红光,它从未见过能吸收能量炮的机械造物,核心程序里甚至没有对应的应对预案。

还没等它反应过来,“燎原一号”已冲到舰体前方,右臂的装甲瞬间拆分重组,凝聚成一柄长达10米的能量光刃,光刃边缘泛着冰冷的蓝紫色光芒,是地球科技的“等离子切割技术”与械族“高频振动模块”的结合体。赵峰操控机甲猛地挥刀,光刃如同切纸般划过先锋舰的装甲,“滋啦——”一声,金属装甲被瞬间融化,一道长达数十米的缺口出现在舰体上,内部的械族零件与能量管线暴露在外,冒着滋滋的电火花。

“燎原二号、三号,跟我进去清理!”赵峰一声令下,“燎原一号”的腿部推进器再次喷射,机甲直接钻进缺口。舱内的掠夺者械兵立刻围了上来,挥舞着机械爪朝机甲扑去,却被“燎原一号”左臂的“灵力机枪”瞬间扫中——机枪射出的不是子弹,而是凝聚成实体的金色灵力弹,每一颗都带着修真阵法的“破甲效果”,械兵的装甲被击中后瞬间碎裂,核心模块爆发出刺眼的红光,随后便瘫倒在地。

与此同时,星空中的另外九台燎原机甲也已与敌舰缠斗起来。“燎原五号”的驾驶员李璐是修真者出身,她操控机甲灵活地避开三道能量光束,背后的推进器突然改变方向,机甲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绕到一艘先锋舰的侧后方。她双手快速结印,将体内的灵力通过精神链接灌入机甲,机甲手中的巨刀瞬间亮起金色的刀芒,刀芒长达20米,如同星空中的一轮烈日。

“斩!”李璐一声轻喝,机甲挥刀而下,金色刀芒带着撕裂空气的呼啸,狠狠劈在先锋舰的引擎部位。“轰隆——!”一声巨响,先锋舰的引擎瞬间爆炸,暗紫色的火焰在星空中蔓延,舰体被拦腰劈成两半,断裂处的金属还在冒着通红的热气,无数细小的械族零件如同流星般散落。

“那是什么怪物!”远处的掠夺者主力舰内,指挥官看着屏幕上不断传来的战损报告,光学镜头里充满了恐惧。它原本以为凭借五百台械族战舰,能轻松碾压这支陌生舰队,可眼前的机甲却打破了它所有的认知——能吸收能量的护盾、能劈开战舰的光刃、还有灵活得不像机械的动作,这些都远超械族文明的技术水平。

“撤退!立刻撤退!”指挥官终于崩溃,发出了撤退指令。剩余的掠夺者战舰如同丧家之犬,纷纷调转舰头,背后的推进器开到最大,想要逃离战场。

“想跑?没那么容易!”赵峰的声音在通讯频道里响起,“机甲小队,分散追击!务必全歼,不留活口!”

十二台燎原机甲立刻散开,如同十二道银色的闪电,朝着逃亡的掠夺者战舰追去。“燎原七号”盯上了一艘速度较慢的护卫舰,机甲手中的巨剑突然射出一道蓝色的能量锁链,缠住护卫舰的尾翼,随后猛地发力,将护卫舰硬生生拽停。机甲举起巨剑,剑身上的阵纹再次亮起,金色的剑芒与蓝紫色的能量光刃交织,“咔嚓”一声,护卫舰被劈成两半,内部的械族核心彻底熄灭。

另一艘逃亡的先锋舰试图用能量炮反击,却被“燎原九号”轻松避开。机甲的左臂突然展开,露出内部的“械族干扰模块”,一道无形的能量波射出,先锋舰的能量炮瞬间失灵,炮口的红光彻底熄灭。紧接着,“燎原九号”冲到舰体前方,右手的能量光刃连续挥砍,将先锋舰的舰桥与能源核心逐一破坏,失去控制的先锋舰在星空中缓缓漂浮,最终变成一堆毫无生机的废铁。

星空中,金色的刀芒、蓝紫色的光刃与红色的能量爆炸交织,形成一幅惨烈却壮丽的战斗画面。十二台燎原机甲如同死神的使者,不断收割着掠夺者械族的生命,没有一艘战舰能逃脱它们的追击。当最后一艘先锋舰被“燎原一号”的光刃刺穿核心时,星空中终于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漂浮的战舰残骸与闪烁的能量余波。

“机甲小队全员归队,检查机甲损伤与能量储备。”赵峰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兴奋。屏幕上,十二台机甲的损伤报告陆续传来——最多的也只是装甲轻微划痕,能量储备反而因为吸收了敌方的能量炮,大多维持在90%以上。

“燎原号”的舰桥内,陈默看着归来的机甲小队,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他转头看向凌苍,语气带着一丝自豪:“看来,三种文明冶炼技术融合的路,我们走对了。”

凌苍点头,目光落在屏幕上机甲的战斗回放里,眼中满是震撼:“这才是真正的‘燎原力量’。有了这些机甲,我们在星空古路上,又多了一张王牌。”

而此时,苗王小世界里,剩余的地球联合舰队正在紧锣密鼓地训练;燎原号的修复舱内,阿奇正带领械族修复受损的战舰;明瑶真人则在甲板上打坐,重新梳理体内的灵力——他们都知道,这场战斗只是开始,更强大的敌人还在星空的深处等待着他们。但此刻,看着星空中那十二台威风凛凛的燎原机甲,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信心——只要三族同心,融合共生,就没有闯不过的难关,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战斗结束的号角尚未完全消散,“燎原号”底层的科研舱与机械族冶炼车间已率先进入忙碌状态。金属碰撞的铿锵声、能量仪器的嗡鸣、光屏上数据流的闪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属于文明融合的研发图景。机械族冶炼大师铁砧的光学镜头紧盯着实验台上的机甲残骸——那是“燎原一号”在战斗中被能量炮擦过的肩甲,虽未穿透,却留下了一道深达3毫米的划痕。

“材料韧性不足,在高频能量冲击下会产生晶体疲劳。”铁砧的机械臂将残骸放入光谱分析仪,屏幕上瞬间跳出一连串数据,“现有合金中,地球科技的钛合金耐高温性达标,但抗冲击强度欠缺;修真文明的‘玄铁’虽坚硬,却难以与机械传动模块兼容;我们械族的‘星钢’韧性足够,却无法承载聚灵阵纹。”

潘红站在一旁,指尖划过光屏上的材料分子结构模型,眉头微蹙:“问题的核心是三种文明的冶炼方法炼制的金属材料的分子融合度。之前的机甲材料只是物理拼接,没有形成真正的分子键合力。”她身后的刘江团队立刻调出量子熔炉的参数面板,“我们可以调整熔炉的能量频率,用修真文明的‘灵力脉冲’作为催化剂,让三种材料的分子在高温下重新排列。”

接下来的七天七夜,科研舱与冶炼车间灯火通明。铁砧操控着械族最精密的“分子锻造仪”,将钛合金、玄铁、星钢的原料按3:2:5的比例投入量子熔炉;刘江团队则通过远程操控,将熔炉内的温度稳定在摄氏度,同时注入经过调制的灵力脉冲;潘红亲自守在光谱仪前,实时监测材料分子的融合状态。当第一块新型合金从锻造仪中取出时,通体泛着暗金色的光泽,表面还隐约浮现着与阵纹契合的微观纹路。

机械生命阿奇的核心数据库瞬间接入检测系统,激光探伤仪、压力测试机、能量冲击模拟器同时启动。当测试数据呈现在光屏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新型合金的抗冲击强度是星钢的3.7倍,耐高温极限突破了摄氏度,更重要的是,其分子结构能完美承载修真阵纹与机械电路,不会产生能量排斥。“数据已覆盖我数据库中所有高等文明的金属材料记录。”阿奇的电子音带着一丝罕见的波动,“这种材料,足以支撑大规模机甲量产。”

材料突破的喜讯尚未传开,潘红已带领团队投入到机甲的重新设计中。她的办公桌上堆满了阵法图纸与电路模型,手指在光屏上快速滑动,将原本独立的噬能阵纹与机械电路融合成一张立体网络。“之前的噬能阵纹是单向吸收,能量转化时会有15%的损耗。”潘红指着模型中闪烁的节点,“现在我们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逻辑,在阵纹中加入‘分流模块’,让敌人的能量既能直接充能机甲核心,又能分流到防御护盾,利用率能提升到97%。”

刘江团队则针对机甲的传动结构进行优化,用新型合金打造的关节轴承,在承载16米机甲体重的同时,还能实现360度无死角转动。林杰的机械设计小组更是大胆创新,将机甲的武器系统与修真阵法深度绑定——能量光刃的刀柄处刻上“聚能阵”,挥砍时能自动汇聚星空中的游离能量;巨剑的剑身内嵌“破甲阵纹”,配合械族的高频振动技术,能轻松撕裂敌方战舰的装甲。

当第一台量产型机甲从生产线缓缓走出时,整个车间响起了欢呼声。这台机甲通体覆盖暗金色新型合金,肩甲处的噬能阵纹如同活物般流转,胸口的能量核心散发着稳定的蓝紫色光芒。启动测试时,模拟的敌方能量炮击中机甲护盾,阵纹瞬间亮起,97%的能量被转化为机甲动力,剩余3%则强化了护盾强度,屏幕上的能量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稳步上升。“这才是真正的‘以战养战’。”刘能登上机甲,操控着它完成了一套复杂的战斗动作,眼中满是震撼。

机甲量产的同时,地球联合舰队的战舰改造工程也同步启动。潘红团队将新型合金覆盖在战舰的外层装甲上,原本需要三层钛合金才能抵御的能量冲击,现在一层新型合金就能轻松应对。刘江则带领小组优化了战舰的能源系统,将噬能阵纹扩展到战舰的防护罩上,让战舰也拥有了吸收敌方能量的能力。林杰更是别出心裁,在战舰的主炮炮管内刻上“增幅阵纹”,配合新型合金的耐高温特性,主炮的射程与威力提升了整整两倍。

当最后一艘战舰完成改造,停泊在“燎原号”周围时,整个舰队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暗金色的装甲在星光下熠熠生辉,防护罩启动时泛起的淡金色光芒,如同一张坚不可摧的巨网,将所有战舰护在其中。“现在,我们终于不用再躲避任何星空种族的舰队了。”陈默站在舰桥,看着眼前的钢铁洪流,语气中满是感慨。

而在苗王小世界的另一端,虫族母巢母舰的建造也进入了关键阶段。潘红的科研团队根据虫族的生物特性,为母巢设计了“生物-机械融合”的结构——母巢的外壳采用新型合金与虫族甲壳结合,既能抵御能量冲击,又能快速自我修复;内部的“育虫舱”加入了地球科技的基因优化模块,能加速虫族战士的孵化,还能根据战场需求调整虫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