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缓慢。‘工作室’那条线在信号事件后似乎被主动切断了,核心成员全部失踪,像是被弃用的棋子。资金流向在几个离岸账户转了几圈后彻底消失。那个‘编织者’非常谨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数字痕迹。”
“那就用非数字的方法!”陆时沉声道,“‘鹰眼’,结合我们已知的所有关于‘渡鸦社’、‘调律者’、古老符号和地点信息,进行交叉分析!‘编织者’掌握着如此精深的技术和知识,他的藏身之处,绝不会是普通的公寓或办公楼!他一定在一个具有特殊意义、能够支撑他进行这些活动的地方!”
“鹰眼”立刻投入工作,将纷繁复杂的线索输入超级计算机,运行复杂的关联性算法。古老的文献记载、现代的地理数据、异常的能量读数、甚至民间传说……所有信息被绞在一起,试图筛出那个隐藏的节点。
数小时后,算法给出了几个概率较高的候选地点。其中一个,引起了陆时的特别注意。
那是一个位于西伯利亚北部、靠近北极圈、几乎从未被现代文明触及的永久冻土区。卫星图像显示,那里有一片极其规则的、并非自然形成的几何状冰原结构,其轮廓与“静默之眼”符号存在某种抽象相似性。当地古老的雅库特传说中,称那里为“世界静止之眼”,是“神灵沉睡之地”,任何惊扰都会带来不祥。更重要的是,近期的环境监测数据显示,该区域的“基盘”背景波动呈现出一种反常的“极度平静”,仿佛所有的“噪波”都被某种力量刻意压制了,与“灰塔”试图创造的“有序”环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手法似乎更加……古老和柔和。
“极度平静……”陆时重复着这个词,“‘编织者’……‘生机编织’……难道他真正的据点,是一个类似于‘守望者’所使用的、进行‘渐进调律’的古老节点?他窃取并歪曲了那种力量,用来隐藏自己?”
这个推测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编织者”可能并非单纯的“降格派”技术专家,他可能对“渡鸦社”古老的传承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篡改。
“准备探险队,”陆时下达命令,“目标,西伯利亚‘世界静止之眼’。这次,我亲自带队。”
“太危险了!头儿!”老张立刻反对,“那里环境极端,而且我们对‘编织者’的手段知之甚少!”
“正因为危险,我才必须去。”陆时目光坚定,“苏晓体内的信标在不断低语,时间不站在我们这边。只有找到‘编织者’,才可能找到关闭信标、理解对方意图的方法。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
他看向“鹰眼”和老张:“你们留守,协调全球监控和后续支援。这次行动,人数要精,装备要针对性的。”
一支由陆时、山猫(极地生存专家)、一名精通古老符号学和民俗学的教授、以及两名最顶尖的特勤队员组成的五人小队迅速成立。他们携带了适应极寒环境的装备、针对可能存在的维度或意识干扰的防护设备、以及……那枚作为信物的粗糙徽章(希望能起到一些作用)。
几天后,探险小队乘坐经过特殊伪装的运输机,悄然抵达了西伯利亚荒原的边缘。接下来的路程,他们需要依靠雪地车和徒步,穿越数百公里无人区,抵达那个传说中的“世界静止之眼”。
风雪肆虐,能见度极低,严寒仿佛能冻结灵魂。但陆时心中那股源于“混沌之种”的微弱感应,在这片被“有序”力量笼罩的区域,反而像指南针一样,为他指引着方向。
他们正在靠近真相,也正在靠近一个无法预测的危险。
而在遥远的医院隔离舱内,苏晓无意识地翻了个身,监控屏幕上,代表她脑中那背景信标的微弱波形,似乎……又增强了一丝。
深空的沉默,与信标的低语,共同编织着一曲令人不安的星际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