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缅北之价 > 第36章 余烬低语

第36章 余烬低语(2 / 2)

“……是时候了……告别这残破的躯壳……融入那永恒的、冰冷的、纯净的‘一’……”

日记的最后一页,只有一行字,笔迹却异常平稳,仿佛已得到解脱:

“归巢非终途,乃新生之始。后世观我者,莫笑痴人梦。”

“归巢非终途,乃新生之始……”陆时喃喃重复着这句话。顾永年真的认为自己走向的是“新生”吗?在那意识上传的瞬间,他是否感受到了他渴望的“纯净”?还是说,这一切最终只是湮灭于数据的虚空,连同他那痛苦而天才的灵魂一起?

这些问题,或许永远没有答案。

案件的收尾工作繁琐而漫长。永青集团被接管,“彼岸基金”被冻结,所有与“渡鸦”相关的资产和线索被逐一清理。秦青等外围人员因证据不足,最终以违反安全条例等较轻罪名处理。苏晓在经过长期治疗后,记忆逐渐稳定,虽然无法完全摆脱创伤,但至少开始了新的生活。

表面上,巨大的威胁已被解除。

但陆时心中清楚,顾永年虽然可能已随着“鸦瞳”的失败而真正消亡,但他所代表的那个黑暗的诱惑——以脱离人性为代价追求超越与秩序——却不会消失。那些流散的技术资料,那些被影响的边缘学者,那些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渡鸦社”教义,都如同灰烬中的余烬,等待着下一次风的吹拂。

一个月后,市局举行了一次内部总结会议。会议结束后,陆时独自一人留在空荡的会议室里,看着窗外。

夕阳西下,将城市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行色匆匆,奔向各自的归途。这份喧嚣、混乱却充满生机的景象,与顾永年所追求的冰冷、纯粹的“数字永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想起了顾永年日记中的那句话:“他们为何能忍受这混沌?”

也许,答案就在于这混沌本身。在于拥抱不确定性,在于感受痛苦与欢乐,在于人与人之间温暖而脆弱的联结。这些,是任何精确的算法、任何永恒的数字形态都无法替代的,属于“人”的真正本质。

桌上的内部通讯灯闪烁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按下接听键。

“陆主任,物证科报告,在对顾永年一处秘密住所进行最后清理时,发现了一本他亲笔注释的、封面没有任何标识的古籍。经初步辨认,内容涉及……‘渡鸦社’更早期的,一些关于‘群体意识海’和‘信息奇点’的猜想,比我们已知的更加……激进。”

陆时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封存它。列入最高机密档案。”

“明白。”

通话结束。

陆时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夜色开始降临,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星辰落入凡间。

余烬之中,低语未绝。而守护这片混沌而珍贵的人间烟火,就是他们这些人,永恒的使命。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