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精心挑选了几位背景干净、擅长沟通且对神秘学有一定了解(经过短期培训)的年轻警员,让他们以“感兴趣的学者”或“寻求灵性成长的专业人士”身份,尝试接触“心象中心”举办的较低级别的公开活动,不急于求成,只进行观察和有限度的交流,目标是判断其成员招募的标准和流程,并尝试捕捉任何与“阿克夏”、“渡鸦”、镜厅等关键词相关的蛛丝马迹。
另一方面,他要求技术部门集中精力,尝试破解“心象中心”用于成员联络的某个相对外围的加密通讯群组(通过已离职人员线索发现),哪怕只能获取群组名单或部分元数据,也可能撕开一道口子。
压力与等待中,时间一天天过去。派出的警员反馈,中心对外围参与者的审查依然严格,活动内容看似正常,但总能感觉到一种微妙的引导和试探,仿佛在暗中评估每个人的“潜质”。
就在陆时几乎要失去耐心时,技术部门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他们成功破解了那个外围通讯群组的一个早期备份数据包,虽然无法看到实时聊天内容,但提取到了完整的成员列表和部分成员的备注信息!
名单上有数十人,其中几个名字,让陆时瞳孔骤然收缩:
一个是本市某知名高校的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正是宗教符号学;
一个是小有名气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其作品多以探索边缘文化和神秘现象为主题;
还有一个,是某三甲医院的心理咨询师!
这些人都拥有体面的社会身份,却悄然出现在“渡鸦”外围组织的名单上。他们是被蒙蔽的参与者,还是隐藏的更深的核心成员?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某个成员的备注信息栏里,技术员发现了一个被加密保存的坐标信息,解密后,定位指向了——邻省一个以古代石刻和溶洞闻名的风景区。
坐标旁边,只有两个字的备注:
“镜窟。”
镜窟?是实指一个有镜面效应溶洞,还是又一个类似净水厂的仪式地点代号?
“心象迷宫”的中心,似乎露出了一角。而新的坐标,又将调查的范围引向了更远处。
陆时看着地图上那个陌生的坐标点,知道下一个战场,或许就在那里。
猎犬已经嗅到了气味,无论迷宫多么复杂,终有被踏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