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这些线索,如同磁石般指向“心象中心”。它表面光鲜,内里却似乎编织着一张连接着学术、资金、药物、以及“渡鸦”核心成员的巨大网络。它不像韩东明那样激进和暴露,更像是一个负责“孵化”、“筛选”和“供养”的现代鸦巢。
“这里很可能就是‘渡鸦社’在现代的掩护壳和运营中心!”老张看着分析报告,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那个‘头鸦’,说不定就藏在这里面!”
陆时却更加谨慎。“不要打草惊蛇。这个中心比韩东明要狡猾得多,法律手续齐全,表面活动合法。没有确凿证据,我们根本无法采取行动。”
他下令,对“心象中心”进行最严密的外围监控和情报收集,包括:
· 物理监控:24小时监视其公开办公地址和那个空中花园会所,记录所有进出人员。
· 网络监控:尝试渗透其内部网络(需极高级别的审批和技术手段),至少对其公开网络活动和主要成员的个人信息进行深度挖掘。
· 人员渗透:考虑派遣合适的卧底人员,尝试以学员或合作者身份接触该中心。
与此同时,医院传来关于苏晓的最新消息。在持续的心理干预和药物调整下,苏晓的记忆似乎出现了松动的迹象。她不再是单纯地划刻符号,而是在一次深度催眠中,断断续续地描述出一个场景:
“很多……镜子……不是平的……是弯的……像山洞……光在转……有人在说话……听不懂……很古老……还有……鸟叫……不是真的鸟……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弯曲的镜子?旋转的光?古老的语言?模拟的鸟鸣?
这描述,与调查到的维尔贝克家族镜厅技术,以及“渡鸦社”可能进行的融合了古老仪式的现代实验,惊人地吻合!
苏晓的记忆碎片,正在一点点拼凑出那个恐怖仪式现场的细节。而她提到的“弯曲的镜子”,也让陆时更加确信,“心象中心”那个私密的空中花园会所,内部极有可能设置了复杂的镜面装置。
案件的拼图,正在逐渐合并。历史的“渡鸦社”,现代的“心象中心”,韩东明的疯狂实验,苏晓的噩梦记忆……所有这些线索,都指向一个隐藏在都市繁华背后的、正在进行着的黑暗计划。
陆时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市中心那栋高耸入云的写字楼。阳光照射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在那光芒之下,某个顶层空间里,是否正进行着不为人知的“筛选”和“准备”?“头鸦”是否正透过层层的伪装,冷静地观察着这座城市,寻找着下一个“完美容器”?
对“心象中心”的监控和调查,必须加快步伐了。与时间的赛跑,进入了更复杂、更危险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