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从第一次看gbc,看到ooka的过往的时候,洛风就觉得稍稍有那么点不对头。
ooka的故事,逻辑很通顺,情感很到位,发展很合理。
但唯独,听起来不像是个发生在霓虹,这个音乐工业高度发达,而且对音乐风格包容度很好的国度。
反而……像是华夏的音乐人容易经历的活。
并非崇洋媚外,实在是霓虹这地方的音乐发展,确实是处于一种一枝独秀的奇葩状态。
要知道,在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音乐主流国家,牢美牢英还有欧陆那些音乐强国,
摇滚几乎是从2010年代开始,就在主流乐坛上呈现出全面失势的态势了。
至于国内?……摇滚压根就没起势过。
唯独霓虹这地方,直到今天,摇滚都还能够牢牢地在主流乐坛占据不低地位,而且和流行高度融合。
除此之外,高度发达的音乐工业,也让他们的偶像哪怕自己不创作找人写歌,也能够根据他们的要求,写出风格高度契合的音乐来。
外加上有杰尼斯这个奇葩带头,偶像组合的运营常常偏长线,对塑造人设的要求更高。
在这样的环境下,实在是很难想象,会有一支乐队为了蹭点热度而选择随波逐流。
就如洛风所说,这不是偶像作风,这是网红作风。
那么问题来了,真正的偶像乐队长什么样呢?
刺团那样。
不是说小孩,ooka的刺团,而是理名,朱李她们组成的刺团。
有大量的人设塑造式营业,卖周边,音乐、服装风格等等统统向摇滚叛逆的核心领域看齐,也没听说她们什么火就去做什么音乐。
类似的,隔壁邦系的所有声优乐队,全部都是偶像乐队,不也都是在音乐上坚持乐队的核心风格做下去?
真要蹭热度,翻唱不比自己做来得方便多了?像ooR闲着没事就翻唱两首大热曲,蹭热度不比自己做音乐来得快?
ooka的表情有那么一点点崩坏。
钻尘崩裂的过程中,她责备过自己,也责备过队友,抱怨过事务所不近人情,甚至不爽过观众听不进去好的音乐。
可唯独没想过,事务所给她们的发展方案,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偶像路线?网红路线?
她ooka就是个臭写歌的底层乐队人,哪里知道这些弯弯绕绕?
假的吧……
但是,哪怕情感上再怎么不敢相信,经过洛风和taka这一番点拨,思路一打开,一些原本她完全没怎么关注的小细节,终于开始一点点地在脑海中浮现:
事务所在她们完成转型之前都没有为她们联系签约主流的唱片公司,当时的说法是谈判不顺利,但在她离队后没多久,新钻尘就光速完成主流出道;
之前她们还是独立乐队的时候也从没被安排过地上波资源,而现在她已经能够在一些电视节目里看到新钻尘的出场了。
还有……
以前她下意识地认为,这是因为新钻尘争气,所以才取得了比她在队内时更加出色的成就。
事务所以前的回应经常也是“因为钻尘的热度目前未达预期,所以才没能申请到xxxx”这样的格式。
但现在,她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如果说在签约事务所之后,她们依旧要靠着自己的拼命和改变,才能够争夺到一点点曝光度和资源,
那她们签约事务所的意义又何在?
这也干不成,那也干不成的事务所,要它何用?
看着ooka这副即将崩溃的样子,洛风微微叹了一口气。
可怜的娃,这是被事务所给剥削压榨了多少啊?
偶像这行业,销量最高,自身分成却最少,事务所压榨得最舒心,远比传统的创作型音乐人赚钱来得快得多。
甚至如果讲点阴谋论的话,洛风都怀疑,ooka是故意被事务所给挤走的。
别看在前世gbc的剧情里,新钻尘的姐几个还踌躇满志地要和刺团当宿敌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