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只能申请往驻地架设电线了。”林晓晴对秦谨行说。
“你打个报告吧,我让人给你送出去。”
林晓晴很快将申请写好,交给了秦谨行。
报告通过的很快,省里给批了专项资金,派了专家组考察电线的架设路线,并下令让沿线的大队和部门予以配合。
秦谨行申请了好几次的通电计划,都被无情的打回来了,现在被林晓晴一个报告搞定了。
他不由感慨,自己也是过上了靠老婆的好日子。
得知驻地要通电,大家比过年还开心。
电线杆子没见到一根,都开始盘算着要买什么电器了。
当然,除了必备的电灯泡子,其他的电器,大部分人家只是想一想,要么没钱买,要么不舍得买。
驻地的电线要从镇上开始铺设,由于镇上的供电量太小,不足以支撑驻地的用电量,上游的线路还要重新调整。
不过,从县发电厂到镇上的线路,由县和公社负责,驻地的人不用动手。
只用铺设从公社到驻地的线路即可。
荒山大队的人听说驻地要通电,都眼巴巴的盼着自己村庄也能沾上光,通个电。
可惜他们并不在规划中。
通电本身就是个稀罕事,荒山大队的几个村子很分散,要是架设电路,比公社到驻地的消耗还要大。
而且,就算通了电,也不是家家舍得用。
不过,林晓晴和秦谨行商量后,决定招一部分村民来做工,帮忙挖坑、埋设电线杆。
今年收成不好,让他们来做工,挣点口粮和工钱,也能好好过个冬。
林晓晴没想到会在招工的队伍中看到王辉。
跟之前相比,他整个人黑瘦了不少,不复意气风发的样子,变得有些唯唯诺诺的。
看到林晓晴,他下意识想退缩,觉得以他家跟林晓晴的过节,肯定不会被录取。
只是,父亲被处决,两个哥哥被抓后,家里的情况一团糟。
所有的亲戚都避之不及,跟他们家断亲了,奶奶气得病倒了,两个嫂嫂一个离婚改嫁,一个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家中只能靠他和母亲两人。
父亲在的时候,母亲干的是最轻松的活,现在,不得不和大家一样。
家里能赔的东西都赔给人家了,不干活就没饭吃。
他不得不上工挣工分。
干最累最脏的活,却拿着比别人少的工分,他终于体会到了被挤兑的痛苦。
王辉正犹豫着要不要走,就听到宣布他通过的声音。
他惊讶的看了眼不远处的林晓晴,却发现她根本没注意到自己。
也是,人家什么人,怎么会在意他一个泥腿子。
当初父亲是大队书记,他是队里少见的高中毕业生,觉得下一个被推荐上大学的肯定是自己。
而被他看不起的王军,就算比他成绩好又怎样,只能当一辈子小学老师。
可短短一年,王军考上了首都的大学,成了天之骄子,他却连老师都当不了,成了最看不起的泥腿子。
通过招工,回家总算有个交代,王辉拖着腿,麻木的往回走。
确定好招工的事,林晓晴只需要定期了解一下进度即可,具体的事情有人负责。
要等到通电后,才能启动实验室,这段时间,林晓晴把韩文康和陈媛交给了朱月。
让她带着两人熟悉驻地的环境和西北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