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问赵春杏,是哪天还的,在哪个地方还的,是还给她的,还是吴小迪的。
赵春杏翻了个白眼,“那么久了我怎么记得,反正给你们了。怎么,想让我们还两次呀,有本事把借条拿出来。”
齐小莲气得脸都红了,差点哭出来,“朱大哥,二十块钱不是小数目,当初看你急用钱的份上,我二话不说的拿给你,没让你打借条,可是你们不能这样欺负人。”
吴小迪安慰着齐小莲,将她拉到身后,对朱大刚说,“朱大哥,大家在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应该了解我和小莲的为人。二十块钱,我们还不至于说谎。”
“当初确实没打欠条,”朱大刚抱歉的说,“弟媳妇愿意借钱,我是很感谢的,肯定是哪里出了差错。你放心,明天我就把这钱给你们送过去。”
跟赵春杏在一起这么久,朱大刚多少对她有了些了解,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在说谎。
赵春杏还在叫嚷,“要给你给,我可没钱。”
吴小迪看了眼忍怒的朱大刚,“行,我相信朱大哥,那我们先回了,有话好好说,别伤了和气。”
两人还没出大门,就听到屋子里朱大刚和赵春杏吵吵开了。
齐小莲不明白,赵春杏又不是明天不在家属院过日子了,为什么要赖账。
只要他们找朱大刚,这谎话很容易戳穿。
她没想到的是,赵春杏主打的是一个概率。
从小见过王素英和赵德柱各种借钱不还的行为,她知道,欠钱不还是有好处的。
能拖就拖,拖不了就找借口,实在逼急了,就少还,缓还。
只要对方还指望着你还钱,就不敢真怎么招。
这招对付体面人,尤其好用。
比如借的林晓晴家的钱,就欠了许多年,而且,零零碎碎,有些时间一长,就忘了。
要不是林建民和王凤英突然发疯骂街,逼到家门口,父母就算有钱也不会还给他们。
凭脸皮欠的,为什么还。
朱大刚更不明白,他的工资津贴不算多,一个月也有三十多块,养他和赵春杏两人绰绰有余。
她为什么不还人家钱。
“你这样做,以后让我怎么见人,万一有个难处,谁还敢借给我们钱。”
在驻地过日子,过的就是人情世故,邻里亲朋。
大家都是要相处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缘败坏了,没人会跟你长久来往。
“怎么不能见人,我都不怕,你怕什么!”赵春杏觉得他脑袋太笨,“要是你跟我说法一致,这二十块钱就不用还了,二十块!能买二十多斤上好的五花肉,我能吃好多顿!”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我少你吃了还是少你喝了。咱们是过日子,不是养猪,只管长肉,是要脸皮的。”
从他和赵春杏结婚,赵春杏整个人胖了一圈。
赵春杏掏出瓜子嗑起来,“猪都比我幸福,要还钱你自己还,反正我没有。”
她脑袋冒泡了才把到手的钱拿出去,欠钱又怎样,齐小莲还能捅了她不成。
“钱在哪儿,我自己还。”朱大刚翻箱倒柜找钱。
赵春杏吐出瓜子皮,淡淡说,“花完了。”
找了一圈,一毛钱也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