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的时候,天上飘了雪。
到家的时候,两个人头上都白了。
秦谨行突然开始期待两人头发花白的样子,到时候,他还要背着林晓晴慢慢走。
春节后,驻地的知青们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柳芳菲考得最好,竟然被京市最好的京北大学录取了。
柳芳菲拿到录取通知书就飞奔来找林晓晴,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林晓晴两辈子第一次见到最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心的不行。
周承志报的是老家沪市的学校,也被录取了。
李前进考进了省城的一所大学,说离驻地近些,方便回来看周爱霞母子俩。
还有几个青年,考回了家乡附近的城市。
不过,落榜的也有,庞静几人一直没等到录取通知书。
出乎意料的是王军报的学校跟柳芳菲在一个城市,他考得不错,是京市的一所师范学校。
有人欢喜有人愁,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忙活着收拾行囊,奔赴新的希望。
落榜的人虽心有不甘,却没有任何办法,谁让他们考得差。
林晓晴鼓励他们别气馁,去年高考通知的急,许多人都来不及准备,等今年,肯定会让他们再参加高考的。
柳芳菲也支持林晓晴的说法,说等回头她把自己的笔记整理好分享给大家。
有了两人的鼓励,尤其是柳芳菲学习资料的分享,大家开始重整旗鼓。
西北偏远,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到开学的时间很紧迫,柳芳菲需要立马出发。
她的行李很简单,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送给其他知青,只是她不知道手里的教师工作怎么办。
林晓晴觉得这事很好办,再举办一次教师招聘就好了,反正春季刚开学,耽误不了什么课程。
教师招聘的事,有许军在,林晓晴并不用费心。
柳芳菲走前,去跟林晓晴告别。
要离开这片给了她深重苦难的地方,柳芳菲是开心的,但同样是在这里,林晓晴给了她新生。
现在要离开,她有些不舍。
林晓晴安慰她,“虽然相距遥远,但并不是再没可能见面,你要是想跟我说说话了,就写信过来嘛,反正你也知道地址。”
“嗯嗯,我一定给你写信的。”
柳芳菲紧紧地抱了抱林晓晴,说了句谢谢。
林晓晴拿了一包干粮给她,让她路上吃。
出门后,柳芳菲朝她挥了挥手,转身奔向她自己的前程。
柳芳菲考上京北大学的事没几天就传遍了驻地和荒山大队。
王军是知道柳芳菲报考的学校的。
他就是在看到她填了京北大学的志愿,才鬼使神差的填了个同样在京市的师范大学。
只是没想到,两人都被录取了。
王军觉得自己脑子大概有些不正常,不然为什么总是关注柳芳菲的一举一动。
甚至连所有志愿都跟她填一个城市。
得知两人的学校是一个地方,他兴高采烈,第一反应就是结伴去京市,他可以照顾她。
然而,在去找人的时候,才知道柳芳菲已经走了。
好歹做了一年的同事和邻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