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带娃的刘小兰都坐不住,抱了孩子,放筐里,让他在一旁睡觉,自己挖红薯。
这时候,大家再一次感谢设置的托儿班。
不然,有这些爱捣乱又不能干活的孩子拖后腿,她们根本干不了什么活。
赵来娣在刘小兰旁边,看着她干着活,隔段时间还要奶孩子,想到了之前的自己。
女儿上了托儿班后,性格变好了许多,能正常说话了,不再动不动哭闹。
而她,跟着大家干活,每月都能领到些口粮。
王来顺再骂她吃白饭,没用,靠他养的时候,她终于能够还口了。
虽然因为顶嘴被他打了一顿。
但是她心里很高兴。
这是她第一次靠自己的劳动挣饭吃。
不是买来给主家干活的童养媳,不是靠伺候丈夫看眼色吃饭的媳妇。
想着想着,她不由自主的往林晓晴旁边挪动。
林晓晴正扒拉着红薯,突然感觉到有人在看她。
她看了一眼,正对上赵来娣的目光。
“怎么了,有事吗?”
林晓晴拍拍手上的泥土,问她。
“没,没什么事。”
赵来娣支吾着说。
林晓晴笑了笑,“那就好,有问题,或者说身体不舒服跟我说。”
身上来事不舒服,是有一天的例假的,这一天,按照上工算。
赵来娣机械的点了点头。
脑子里都是林晓晴的笑容和她说的话。
心里甜丝丝的。疲累的胳膊突然有了劲,她埋头苦干起来。
八卦的李翠花,看到两人说话,挪着鸭子步到赵来娣身边,问林晓晴跟她说了什么,她这么高兴。
赵来娣摇摇头,“没说什么。”
李翠花不信,“哼,不想说拉倒,要是有好事,你别想瞒着,我早晚会知道。”
赵来娣不接话,李翠花又挪着鸭子步走了。
红薯的产量不如试验田的亩产高。
但是两千多亩地,即使亩产只有三千来斤,也收了六千多吨。
谷仓里装不下,新建的暖房派上了用场。
秦谨行已经提前联系了供销社收购。
将下一年的红薯种留好,军营的储备粮留够。
还了借来的红薯种。
给参加劳动的军属分完红薯,剩下的都卖给了供销社。
国家困难,军饷有限,不然也不会让他们这些兵团一边搞练兵一边搞建设。
上面只能保障最基本的军饷,想要建设营地,需要自己想办法。
收了一茬莜麦一茬红薯,除了部队的各项开支,剩下的钱还没到手,已经计划好了去处。
堤坝的人工不用钱,当战士的哪个不是干活的一把好手,但是材料费不菲,还有开春后购买拖拉机的机械钱。
这么一算,钱还不够。
好在建水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明年再收成两季,钱就足够了。
给军属分红薯的时候,陈娟看着统计好的名单和数量,喊人来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