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林晓晴让他去休息。
但孙海一直跟在她屁股后面,要帮忙。
“那你帮我烧火吧,烧火暖和。”
铁锅里咕嘟咕嘟炖着骨头汤,林晓晴弯腰在擀面条。
小小的灶房里弥漫着香气和雾气,孙海觉得眼睛酸酸的。
他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家里煮饭。
爷爷坐在小板凳上烧火,他窝在爷爷怀里玩,妈妈在一旁切菜做饭,爸爸上工回来,在院子里喊他的名字。
现在,他连爸爸妈妈的脸都记不清了。
不过,现在有林婶娘对自己好。
他觉得也很幸福了。
孙海吸了吸鼻子,认真的烧火。
小孩子太瘦了,林晓晴给他在面条里窝了两个荷包蛋。
骨头汤用灵泉水熬的,撇了油,喝着一点也不油腻。
林晓晴留了一盆,用来明早做蛋花汤。
孙海吃了一小碗面,两个鸡蛋,林晓晴便不再让他吃了。
“你现在生病,不能吃太饱。”
吃完饭,孙海主动收拾碗筷。
见他精神头不错,林晓晴便没阻拦。
她理解孙海的心理。
作为穷人家的孩子,最怕的是自己没用,总是通过干活、勤快,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尤其是寄人篱下的时候。
晚饭的余温,把炕烧的热乎乎的。
林晓晴给他铺了个床褥。
孙海却不愿意睡,“我穿着衣服睡就行了,炕热乎着呢,不用睡褥子。”
“穿着衣服睡不舒服,这套褥子本来就是闲置的,放着也是放着。你要是不听话,婶娘要生气了。”
一听她要生气,孙海麻溜的脱了外套,躺了进去。
“你先站起来,我给你量量尺寸。”
她在供销社买了五尺布,空间里种的棉花也收成了。
正好给孙海做件棉袄。
孙海乖乖地伸胳膊,让她量尺寸,小声问,“婶娘,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你不怕我克你嘛?”
林晓晴在纸上记下尺寸,轻声回,“因为你是个好孩子呀,婶娘喜欢你很正常。克人是封建迷信,不能信的,以前人家也说我克人呢。你信吗?”
“你才不会克人,你这么好。”孙海反驳道。
“所以啊,克人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是假的。”
“什么是科学根据?”
“科学根据啊,就是···”
林晓晴最后道,“我也不太懂,等你上了大学,就知道了,到时候,讲给婶娘听好不好?”
孙海瞬间生出一股使命感,攥着拳头,郑重答应,“好。”
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
三天后,孙海从部队澡堂出来,穿着崭新的棉袄,跟在林晓晴屁股后头。
他走着蹦着,像一只欢脱的小鸟。
林晓晴被他感染,不由哼起了歌。
孙海犹豫了一路,眼见就要到食堂了,终于鼓起勇气,拉起了林晓晴的衣角。
林晓晴见状拉起他的手,两人摇着胳膊往食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