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月…永存!!!”
吼声在冰冷的黑曜石祭坛与幽蓝的磷光中回荡,如同地狱深渊传来的丧钟,预示着即将降临在惠陵地宫、乃至宗渝身上的腥风血雨。
(现实中,其对中华文化的破坏之甚,当令每个中华儿女警醒。)
与此同时,“山鹰”将一份绝密简报放在宗渝面前,面色凝重:
“‘蚀月之眼’…他们对‘蚀月之影’的认知可能比我们更深入,也更疯狂。惠陵之行,注定不会平静。‘蝰蛇’很可能也会出现在那里,他的目标,除了你,就是地宫下的东西。我们面对的,是两股力量,沉睡的古代凶险,和虎视眈眈的现代疯子。”
宗渝看着简报上“蚀月之眼”那如同扭曲漩涡般的抽象徽记,眼神冰冷:
“那就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烛龙’。”
清东陵,惠陵。这座同治帝的陵寝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肃穆苍凉。
地表建筑早已在历史的风雨中斑驳,但真正的秘密,却深藏于九泉之下。
特遗局联合考古总局、国安局,以“抢救性保护性勘测因地质变动可能受损的惠陵地宫”为名,又结合近期一次轻微地震的报道,对惠陵区域进行了最高级别的封锁。
厚重的合金隔离墙、能量屏蔽装置、全副武装的特勤人员,将这片区域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堡垒。
进入地宫
宗渝来到了破解入口,这是他根据雷思起图纸的精确指引,避开了官方地宫墓道,因那里布满机关且已被清理,直接定位到图纸标注的、位于地宫金刚墙一角极其隐蔽的“虚位”。
此处墙体看似厚重,实则内部结构特殊,是当年工匠预留的逃生或检修密道,也是雷氏家族的秘技之一。
在无损探测仪和宗渝【地脉望气术】的双重确认下,特遗局工程人员使用激光切割和分子共振技术,小心翼翼地在不惊动主体结构的情况下,打开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入口。
一股混合着尘土、腐朽木头和淡淡水银味的阴冷气息扑面而出。
宗渝作为核心人员,在胖子(身着加强型外骨骼,手持大口径声波震荡器开路)和两名特遗局精锐“玄甲”战士(装备特制防护服、能量探测器、非致命武器)的贴身护卫下,第一批进入。
李晓和张凡在地面指挥中心,通过宗渝头盔上的高清摄像头和生命体征监测仪进行实时记录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