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但值得。”我轻轻放下酒杯,指尖在杯沿上停留片刻,“难在每一次被轻视时,仍要保持风度;难在每一次被质疑时,仍要拿出十倍的实力去证明;难在明明可以妥协换一时安宁,却偏要选择坚持换长远尊重。但我从不后悔。因为我清楚,我不仅仅代表我自己,我也代表了千千万万正在努力突破天花板的女性——她们在实验室、在工厂、在创业路上,在每一个不被看好的角落,默默发光。”
我语气一转,带着几分温柔的坚定:“所以,我不能软弱,不能退让,更不能因为几句闲话就怀疑自己。我要让他们看到,一个女人,可以既智慧又强大,既理性又深情,既独立又温柔。而这一切,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来加持。”
女记者深吸一口气,像是被注入了某种力量:“汪董事长,我突然明白了。您不是在‘应对’偏见,您是在重新定义规则。”
我笑了,这次的笑容格外明亮:“没错。我不需要融入旧规则,我要做的,是和你们一起,建立新规则。让未来的女孩们,不再被问‘你怎么还不结婚’,而是被问‘你打算改变世界吗’?”
我举起酒杯,轻轻碰了碰女记者手中的杯子,声音清亮如风:“这位女士,让我们为新规则,干杯。”
“为新规则,干杯。”女记者郑重回应,眼中已满是信念。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声里,没有委屈,没有愤怒,只有一种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坚定。我们知道,前路依然漫长,偏见不会一夜消失,但只要有一个女人站得更稳、走得更远,后来者便多了一分勇气。
而此刻,在硅谷的夜色中,那杯未饮尽的鸡尾酒,映着星光,也映着一个新时代的倒影。
峰会第三天,一场关于“AI伦理与全球治理”的圆桌论坛将气氛推向高潮。主持人是《连线》杂志主编,嘉宾包括谷歌前AI负责人、欧盟数字政策专员、一位非洲科技领袖,以及来自华国汪氏集团的我。
讨论到AI监管时,欧盟专员强调:“我们必须建立严格的法律框架,防止AI滥用。比如,面部识别技术应在全球范围内暂停使用。”
我微微皱眉,随即举手:“我尊重欧盟的谨慎,但我必须提出不同意见。暂停技术发展,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华国,我们用AI帮助视障人士‘看见’世界,用AI预测山体滑坡、洪灾,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如果因为潜在风险就全面叫停,那等于因噎废食。”
我语气沉稳,逻辑清晰:“真正的伦理,不是禁止,而是引导。我们汪氏集团建立了全球首个‘AI伦理委员会’,由哲学家、社会学家、技术专家、法律学者共同参与决策。我们每年发布《AI社会影响白皮书》,公开算法逻辑与数据来源。我们相信,透明与制衡,才是可持续的治理路径。”
谷歌前AI负责人点头:“汪总说得有道理。但我们如何确保企业不会为了利润而突破伦理底线?”
“靠制度,也靠文化。”我微笑答道,“在汪氏集团,cEo没有最终算法决策权。所有高风险AI应用,必须经过伦理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投票通过。我们汪氏集团甚至设立了‘公众听证机制’,让普通用户参与AI产品的伦理评估。技术不该是黑箱,更不该是权力的玩具。”
非洲科技领袖突然开口:“汪总,你们华国在数字基建上投入巨大,但很多发展中国家缺乏资源。我们如何避免‘AI殖民主义’?”
我目光真诚,语气坚定:“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汪氏集团已承诺,未来五年向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捐赠100万套开源AI开发工具包,并提供免费培训。我们不输出技术霸权,我们输出合作可能。我们相信,真正的创新,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使用者。”
全场沉默片刻,随即爆发出持久掌声。主持人感叹:“汪总,您不仅有商业头脑,更有全球视野与人文担当。”
峰会最后一天,我萍独自坐在会议中心的露台上,望着远处的山峦。风轻轻拂过我她的发梢,我手中握着一杯温水,神情平静。
一位年轻的华国记者找到我,轻声问:“汪总,您觉得,作为一个单身女性,在全球顶级商业圈打拼,最难的是什么?”
我沉默片刻,轻声道:“不是工作强度,不是竞争压力,而是——当你成功时,人们总想从你的私生活里找‘缺陷’。我三十多岁未婚,有人夸我独立,也有人暗讽我‘不完整’。可我想说,我的人生,不需要用婚姻来证明完整性。”
我微笑转过头,眼神坚定如炬:“我每天工作14小时,不是为了证明女人可以像男人一样成功,而是为了证明,一个人,无论性别,只要心怀理想,就能改变世界。汪氏集团现在每年影响超过五亿人的生活,这比任何婚姻都让我感到充实。”
华国女记者闻言也有些动容:“汪董事长,您不觉得孤独吗?”
“孤独?”我笑了,笑容里带着一丝温柔的疲惫,“当我看到我们的技术让一个偏远村庄通上电,当我们的AI帮助医生提前发现癌症,当我站在这个舞台上,代表华国企业发声——这些时刻,我从不孤独。我感到的是责任,是使命,是连接世界的喜悦。”
我站起身,整理西装,声音重新变得坚定:“至于爱情……我相信它会在合适的时候出现。但不会因为我‘需要’,而是因为我‘值得’。而在这之前,我要先成为那个值得被世界记住的人。”
峰会结束,我登上返程的航班。手机推送了一条新闻:《硅谷峰会热议华国女企业家汪绿萍:她是天才,还是强势的“钢铁玫瑰”?》
文章写道:“华国美女企业家汪绿萍智慧、优雅、锋利如刀,用实力赢得尊重,也用性别成为争议焦点。有人称她为‘东方科技女王’,也有人质疑她‘不符合传统女性形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汪绿萍女士让世界看到了华国企业的技术实力,也让更多女性相信:成功,不必妥协。”
我关掉手机,望向舷窗外的云海。我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充满挑战。性别偏见不会一夜消失,国际竞争愈发激烈,技术变革永不停歇。
但我也明白,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质疑,而是能在质疑中坚定前行;不是没有孤独,而是能在孤独中保持热忱。
我轻轻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父亲汪展鹏当年的话:“绿萍,你要记住,汪氏的姓氏,不只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份责任。”
如今,我已将汪氏带入世界前十。而属于我的征途,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