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过平板电脑,刚看到 “技术缺陷” 四个字,系统就已完成分析:“滴!检测到行业恶意抹黑风险,风险等级:中高。经 Ip 追踪与数据分析,匿名账号‘能源真相揭秘’实际控制人是启能科技的公关部经理张敏,背后由韩松直接指挥。检测报告截图系 pS 合成,系统已用 AI 技术标注 pS 痕迹:1. 报告编号字体与权威机构标准字体不符;2. 检测数据表格边框存在明显拼接痕迹;3. 公章图案像素模糊,与国家能源局检测中心公章存在 23 处差异。启能科技核心目的:借‘技术争议’拖延汪氏新品上市时间,抢占国网 q3 的储能项目招标。应对方案:1. 公开由国家能源局检测中心出具的完整检测报告(报告编号:NEA-ES-),附带系统生成的 pS 痕迹对比图;2. 邀请央视财经、《中国能源报》等 10 家权威媒体,以及 5 家合作企业代表,明天上午 10 点参观研发实验室,现场演示产品性能;3. 公开启能科技的股权结构,标注韩松持股 30% 的工商登记信息,以及张敏与韩松的微信聊天记录(2023 年 10 月 31 日 22:15,内容涉及‘抹黑汪氏’‘抢占招标’)。”
“林薇,按我说的立刻执行。” 我将平板电脑还给她,语气沉稳,“第一,把系统标注的 pS 痕迹对比图和国家能源局的完整检测报告,发给所有合作企业,同时在公司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同步公开,配文‘以事实击碎谣言,用实力证明品质’;第二,联系央视财经的记者王萌,她之前报道过咱们的新能源项目,让她牵头组织明天的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再把合作企业的代表名单整理好,今晚之前发给我;第三,让法务部把启能科技的股权结构、张敏的身份信息、以及她与韩松的微信聊天记录整理成声明,下午 3 点准时发布。”
林薇一边点头一边记录,笔尖在笔记本上飞速滑动:“汪总,您放心,我这就去办。对了,刚才李教授发来消息,说她已经在准备明天的演示方案了,还问您要不要加测几个关键性能指标。”
我刚想回复,李教授就拿着一份打印好的文件走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绿萍,你看!系统太厉害了!它不仅找出了 pS 痕迹,还根据启能科技之前发布的产品参数,生成了咱们产品与启能科技产品的‘性能优势对比表’,从储能效率、使用寿命、充放电次数、安全性四个维度做了 12 项数据对比,咱们的产品每项都比启能科技的好,尤其是储能效率,咱们能达到 92%,他们只有 85%。”
我接过对比表,上面的数据清晰明了,每一项都标注了检测依据和行业标准:“有了这个对比表,明天的演示会就更有说服力了。李教授,明天演示的时候,你重点测试储能效率和安全性这两个指标,让媒体和合作企业亲眼看到咱们产品的实力。”
李教授点头:“没问题!我已经跟技术团队交代好了,明天会用最先进的检测设备,现场实时显示数据,保证没有任何猫腻。”
第二天上午 10 点,研发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如期举行。实验室里,几排光伏储能产品整齐排列,旁边放着各种检测设备。央视财经的记者王萌拿着话筒,对着摄像机镜头介绍:“各位观众,今天我们来到汪氏集团的研发实验室,将现场测试汪氏集团即将推出的光伏储能产品,验证近期‘技术缺陷’谣言的真实性。”
李教授穿着白大褂,站在检测设备前,对着在场的媒体和合作企业代表说:“接下来,我们将测试产品的储能效率。大家可以看到,我手里拿着的是国家能源局认证的检测仪器,现在我们将产品接入电路,实时监测储能效率。”
随着李教授按下启动按钮,检测仪器的屏幕上数字不断跳动,最终稳定在 92.3%。李教授指着屏幕说:“大家可以看到,产品的实际储能效率是 92.3%,高于我们之前公布的 92%,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 88%。而且我们的产品经过 1000 次充放电测试,储能效率仅下降 3%,使用寿命可达 15 年,这两项指标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国网的项目负责人张总走上前,仔细查看了检测仪器的参数,又翻看了国家能源局的检测报告,笑着说:“之前看到谣言还挺担心的,现在亲眼看到测试数据,心里就踏实了。汪氏集团的产品实力确实过硬,我们国网 q3 的储能项目招标,肯定会优先考虑汪氏。”
媒体记者们也纷纷围上来,对着产品和检测数据拍照,王萌对着镜头说:“通过现场测试,我们可以确定,汪氏集团光伏储能产品‘技术缺陷’的说法纯属谣言。接下来,汪氏集团还将公开启能科技与韩松的关联证据,揭露谣言背后的真相。”
下午 3 点,汪氏集团的声明准时发布。声明中,启能科技的股权结构、韩松的持股比例、张敏与韩松的微信聊天记录一一曝光。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留言:“原来又是韩家在背后搞鬼,真以为换个马甲就能掩盖真相?”“启能科技连基本的商业道德都没有,以后谁还敢跟他们合作?”“支持汪氏集团,用实力打脸恶意竞争!”
当天傍晚,启能科技的股价暴跌 40%,市值蒸发近 20 亿,原本谈好的 3 个合作项目纷纷终止,国网也明确表示将启能科技排除在 q3 储能项目招标名单之外。韩松试图联系媒体澄清,但没有一家媒体愿意接受他的采访。
这场由韩家残余势力引发的连锁危机,在系统 “行业风险预警” 新功能的助力下,再次被汪氏集团轻松化解。危机解除后的一周,汪氏集团不仅与原有供应商签订了为期三年的长期合作协议,还吸引了 5 家新的优质供应商加入,光伏储能产品的研发进度也比计划提前了 15%,预计下个月就能正式上市。
在月度团队会议上,张诚忍不住感慨:“汪总,有了系统这个金手指,咱们应对危机就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之前担心的供应链问题、技术抹黑问题,咱们都提前化解了,现在公司的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40%,新能源领域的市场份额也从 15% 提升到了 22%。”
林薇也跟着点头:“是啊汪总,这次危机过后,咱们汪氏集团的名声更响了,昨天还有两家海外企业发来合作意向,想引进咱们的光伏储能技术。”
我看向在场的团队成员,笑着说:“系统确实是强大的助力,但真正让咱们化解危机的,是大家的高效执行和对汪氏集团的信任。张总监提前跟供应商沟通,李教授精心准备演示方案,林总监快速应对舆论,还有法务部、技术团队的通力配合,没有大家的努力,就算有系统的方案,也无法顺利落地。接下来,系统会根据行业动态,持续预警潜在风险,咱们只要继续保持这种协作状态,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会议结束后,我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和远处的夕阳。脑海里,系统再次传来温和的提示音:“宿主团队协作效率提升 25%,企业综合实力评分上涨 18%,新能源领域市场份额提升 7%。系统已根据行业数据,生成汪氏集团 q4 发展规划建议,含海外市场拓展方案、技术研发重点方向,可供宿主参考。系统将持续优化功能,与宿主共同推动汪氏集团发展。”
我嘴角上扬,心中无比笃定。有系统这个金手指保驾护航,有团结可靠的团队并肩作战,汪氏集团不仅能化解眼前的所有危机,更能在新能源领域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书写属于正义与实力的商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