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女配?不,绿萍才是女主 > 第292章 京市高层办公室的暗流

第292章 京市高层办公室的暗流(1 / 2)

华国京市,cbd 核心区的顶层办公室,落地窗外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玻璃幕墙将正午的阳光折射成刺目的光斑,却照不进室内弥漫的沉郁。空调出风口送来的冷风带着淡淡的檀香,却吹不散三人眉宇间的紧绷。办公室装修极简,深棕实木办公桌上只摆着一个青瓷笔筒和一部老式 rotary 电话,桌后,身着中山装的长者李老正端坐于真皮座椅上,银白的发丝梳理得一丝不苟,连发胶定型的弧度都分毫不差。他鼻梁上架着副玳瑁框老花镜,指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红木桌面发出 “笃、笃” 的轻响,每一次起落都让站在桌前的三人心脏跟着发紧,像是在倒计时审判的钟声。

站在最左侧的发改委副主任周明远,穿着一身熨帖的深灰中山装,领口的纽扣扣到最上端,勒得他喉结滚动时都带着滞涩。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顺着鬓角往下滑,他却不敢抬手擦拭,只能将双手紧紧交握在身前,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微微弓着的脊背像是背负着千斤重担。他侧耳听着李老指尖的敲击声,等那声音稍顿的间隙,才压着嗓子开口,声音低得几乎要融进冷风里:“李老,最近汪氏集团那边的动静,您可得多留意些。这苗头,怕是有些压不住了。”

被称作李老的长者抬了抬眼皮,老花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过周明远泛着汗光的额头,淡淡 “嗯” 了一声,尾音拖得极长,带着几分审视:“压不住?说说看,是怎么个压不住法。”

周明远咽了口唾沫,喉结在紧绷的领口下滚动了一下,语速放得更缓,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反复掂量:“上个月汪氏旗下的新能源项目,在南方省拿了块地 —— 就是咱们年初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园核心区那块,您还有印象吧?” 见李老微微颔首,他又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按说企业拿地得走招拍挂流程,可汪氏愣是凭着和南方省发改委的关系,把容积率从 2.5 调到了 5.5,还拿着‘新能源产业扶持’的名头,减免了两年的企业所得税。这事儿传出来后,长三角那几家做光伏的企业天天往咱们办公室跑,拍着桌子问‘凭什么汪氏就能搞特殊’,还有人大代表把这事写到了提案里,说是‘政策双标,破坏市场公平’。”

他顿了顿,偷偷抬眼瞟了李老一眼,见对方手指停在桌面,目光落在桌角的青瓷笔筒上,又壮着胆子往下说:“更关键的是汪绿萍,自从汪董去年中风后,集团的大小事基本都是她在管。这姑娘年纪轻轻,手段却一点不含糊 —— 上个月把跟着汪董三十年的张副总都给逼退了,听说张副总走的时候,连办公室的盆栽都被保安拦着不让带,最后是抱着个破纸箱从侧门走的。” 说到这儿,周明远刻意压低了声音,像是在透露什么绝密消息,“而且她还把集团的财务权牢牢抓在手里,连汪董的儿子想从公司划笔钱做投资,都被她卡着不给批。现在外面都传,汪氏早就不是汪家的,是她汪绿萍的天下了。”

李老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摩挲着,突然开口打断他:“她抓权,跟咱们有什么关系?企业内部的事,咱们管不着。”

周明远心里一紧,连忙补充:“可她不止抓内部权啊!李老您不知道,我上周去南方省调研,听当地发改委的老同事说,汪绿萍最近天天跟欧洲的资本方视频会议,想引进德国西门子的注资,还说要在慕尼黑建研发中心。这要是真成了,汪氏在新能源领域的产能能翻三倍,到时候咱们想通过产能调控平衡市场价格,可就难了!” 他加重了 “调控” 两个字,眼神里带着急切,“您想啊,到时候他们握着技术和产能,上下游企业都得看他们脸色,咱们发改委的政策落地,不就成了摆设?”

站在中间的财政部司长赵凯立刻心领神会,他穿着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意大利手工定制的面料在冷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领带打得严丝合缝,连领带夹的位置都精准卡在衬衫第三颗纽扣处。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反射的冷光遮住了眼底的情绪,只留下恰到好处的忧虑。他往前迈了一步,声音比周明远稍高些,却依旧保持着恭敬:“李老,周主任说的是。我这边也收到消息,汪氏去年的纳税额比前年降了近十个百分点,他们财务总监找我们解释,说是新能源项目享受‘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可我们查了他们的进出口台账,有五笔海外营收根本没申报 —— 光是美国分公司那笔两千万美元的设备销售收入,逃掉的税就够补两个中等城市的教育经费缺口了。”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厚厚的文件,文件边缘用红色回形针别着,轻轻放在办公桌上时,特意让文件封面的 “财政部专项核查报告” 几个字正对着李老。指尖在文件封面上点了点,他压低声音:“这里面是我们初步核查的证据,有几笔资金流向特别可疑 —— 表面上是支付给新加坡某供应商的货款,可我们查了那家供应商的注册信息,法人是汪绿萍弟弟汪子轩的大学同学,实际控制人就是汪子轩本人。那三千万欧元,最后全转到了汪子轩在瑞士信贷的私人账户里,还买了私募股权基金。”

说到这儿,赵凯顿了顿,眼角余光扫过周明远,见对方点头附和,又接着说:“还有他们旗下的房地产公司,在京市海淀、朝阳、通州有三个楼盘,从去年年底拿到预售证后就没开过盘。我们派专员去查,他们销售经理说‘没达到预期售价,暂不推盘’,可私下里却给关系户留了两百多套房源,单价比周边楼盘高了三成。老百姓投诉到

热线,光是上个月就有三百多通投诉电话,我们好几次想约谈汪绿萍,她要么说‘在国外考察’,要么就派个副总来应付,还说‘企业有自主定价权,捂盘惜售是正常经营策略’,把我们的约谈函都给退回来了!”

李老拿起文件,手指捏着纸张边缘翻页,纸张摩擦发出 “沙沙” 的声响。他没抬头,却突然问:“你们财政部和汪氏的房地产项目,之前是不是有过接触?”

赵凯心里咯噔一下,握着文件的手猛地收紧,指腹蹭过纸张留下褶皱。他强装镇定,推了推眼镜:“确实有过 —— 去年汪氏海淀那个楼盘的施工监理招标,我远房表弟的公司参与了竞标,最后却没中。不过我可没掺和这事,都是按流程来的,后来才知道,中标的是汪绿萍的远房亲戚。” 他刻意强调 “按流程”,像是在撇清关系,可语气里的不甘却藏不住 —— 那笔监理合同能带来近千万利润,表弟事后还找他哭了好几次,说汪绿萍 “仗势欺人”。

站在最右侧的商务部副部长江涛早就按捺不住,他穿着藏蓝色西装,袖口露出的百达翡丽手表表盘在灯光下闪着贵气的光,表带勒得手腕发紧,却正好掩饰了他微微颤抖的手。没等李老开口,他就往前凑了凑,声音带着几分刻意的沉稳,却难掩急切:“李老,从外贸角度看,汪氏的问题更严重。他们出口到东南亚的机械设备,最近被越南、马来西亚好几国投诉质量不合格 —— 越南那边有个糖厂用了汪氏的压榨设备,开机第一天就出了故障,导致整个生产线停了三天,损失了近百万美元。现在越南工业部已经暂停了和汪氏的合作,转而和德国克虏伯签约,马来西亚那边也在重新评估合作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