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眼中的焦虑消散了大半,语气也轻松了不少:“有政府部门的支持,再加上我们准备的证据,这次肯定能让那些造谣的人无话可说。刚才舆情监测团队还说,已经有不少网友开始质疑‘抹黑言论’的真实性了,只要我们再把证据一摆,舆论肯定能彻底反转。”
我点点头,拿起桌上的方案草案:“那我们现在就分工细化 —— 林薇,你负责对接公安机关和经信局,确认明天到场的人员和发言流程;陈默,你再梳理一遍所有法律证据,确保没有遗漏;张凯,你和合作方沟通,把政府部门的态度和我们的应对方案同步过去,稳定他们的信心。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汪氏集团不仅经得起质疑,更能在危机中成长。”
挂了电话,我看着在场的人:“大家记住,面对舆论危机,我们不能慌,更不能被情绪带偏。网友的质疑虽然尖锐,但其中也有合理的部分 —— 比如我们的入职审核流程确实存在可以优化的地方,这次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反驳,而是用事实回应质疑,用行动弥补不足。至于那些煽风点火的人,他们越是想让我们乱,我们就越要冷静,越要展现出大企业的担当和格局。”
话音刚落,人力资源总监周明率先站起身,语气坚定:“汪董说得太对了!入职审核流程的优化我们必须立刻提上日程。刚才听您提到‘双重审核’,我们部门已经初步梳理出了改进方向 —— 除了引入专业司法信息查询系统,还会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责任连带协议’,要求他们对推荐人员的背景真实性承担连带责任,从源头降低风险。后续我们会每周向您汇报优化进度,确保方案落地不打折扣。”
我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法务总监陈默:“陈总监,关于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的事,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保留权利’的层面,要拿出实际行动。那些编造‘汪氏买通公安’‘包庇劫匪’的言论,已经涉嫌诽谤,我们是不是可以收集证据,先向平台提交律师函,要求删除谣言并封禁相关账号?”
陈默立刻点头回应:“汪董您放心,我们团队已经在同步收集证据了 —— 从各平台的谣言截图,到‘星途公关’与恒宇集团的关联证据,都已经整理成册。刚才您提到的律师函,我们会在今天下班前完成起草,明天新闻发布会后就正式提交给各大平台。不仅如此,我们还会联系公证处,对谣言传播情况进行公证,为后续可能的诉讼做好准备,绝不让造谣者逍遥法外。”
市场部经理张凯也紧跟着开口:“汪董,合作方那边您不用操心。刚才您和李主席通话时,我已经给几个核心合作方的负责人发了消息,简要说明了政府部门的态度和我们的应对方案。现在已经有三家回复表示‘相信汪氏的信誉’,剩下的我们会在今天内逐一沟通,同时把公安机关的核查证明和我们的声明提前发给他们,打消他们的顾虑。另外,我们还计划在合作方专属的服务平台上开设‘答疑专栏’,实时回应他们的疑问,确保项目推进不受影响。”
看着众人主动担责、快速行动的样子,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也没忽略关键细节:“大家的积极性很好,但有一点必须注意 —— 所有对外沟通,无论是给合作方的说明,还是给平台的律师函,都要保持‘客观理性’的基调,不能带有情绪化表述。比如提到恒宇集团时,只说‘相关企业涉嫌策划舆论攻击’,不做多余的猜测和指责,用证据说话才最有力量。”
林薇立刻补充:“汪董您提醒得太及时了!我们的舆情团队刚才还在讨论,要不要在声明里暗示‘竞争对手恶意打压’,现在看来,确实应该聚焦事实本身。后续我们发布的所有内容,都会先经过法务部和您的双重审核,确保表述精准、客观,避免给人留下‘转移矛盾’的印象。”
我拿起桌上的舆情监测报告,指着其中一组数据说:“大家看这里 —— 虽然现在负面舆论占比高,但有 32% 的网友在评论里提到‘等汪氏官方回应’‘希望看到证据’,这说明还有很多人保持理性。我们明天的新闻发布会,就要抓住这部分人的注意力,把证据链完整呈现出来:从赵勇伪造的文件样本,到我们的审核记录,再到公安机关的调查结论,一环扣一环,让所有人都清楚‘汪氏无责’的事实。同时,对于网友质疑的‘为什么没发现伪造文件’,我们不回避、不辩解,坦诚说明‘非专业机构识别难度大’,并把‘优化审核流程’的具体措施讲清楚,展现我们的担当。”
周明立刻接话:“汪董您看得太准了!之前我们还担心承认‘识别难度大’会被网友抓住把柄,现在看来,坦诚反而能赢得信任。我们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把入职审核的每一个环节都公开,包括劳务派遣公司提供的材料清单、我们的核查步骤,让大家看到我们确实尽到了应尽的责任,也让大家明白,这次事件是偶发的、不可预见的。”
我站起身,走到会议室中央,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我知道,这次危机让大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越是艰难,我们越要团结一心。从现在开始,各部门要保持信息同步,每天下午五点召开临时会议,汇报进展、解决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目标一致、行动迅速,不仅能化解这次危机,还能让汪氏集团的声誉更上一层楼。大家有信心吗?”
“有!” 会议室里响起整齐划一的回答,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看着这一幕,我知道,这场 “舆论保卫战”,我们一定能赢。
下午三点,《汪氏集团关于 “赵勇事件” 的声明》准时发布。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声明发布后半小时,网上就出现了新的 “反转”—— 有网友扒出 “星途公关” 的员工在朋友圈炫耀 “成功搞垮汪氏的第一步”,还附上了和恒宇集团高管的聊天记录截图。截图里明确写着 “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汪氏拿下智慧城市项目”。
真相大白后,网友的态度瞬间反转。之前质疑汪氏的人纷纷道歉:“对不起,我不该没搞清楚真相就跟着骂”“原来背后是恒宇搞鬼,太恶心了”;还有网友自发帮汪氏澄清:“汪氏集团的声明很详细,连入职流程的截图都有,明显是被冤枉的”“支持汪氏维权,让造谣者付出代价”。
当天晚上,我收到了恒宇集团董事长的道歉电话,但我只说了一句话:“商业竞争靠的是实力和诚信,不是阴谋诡计。我们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汪氏集团的合法权益,也希望你能给所有被误导的网友一个交代。”
挂断电话,我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灯火通明的街道。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它让我更加清楚: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不仅要带领企业创造价值,更要在面对危机时保持清醒和理性,用事实和责任赢得信任。而那些试图用谣言和抹黑打压对手的人,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当公安机关代表再次确认汪氏集团无任何责任,且恒宇集团涉嫌恶意造谣的证据被公开时,现场的媒体记者纷纷鼓掌。会后,合作方主动打来电话表示 “会继续信任汪氏”,股价也开始回升。
走出发布会现场,林薇笑着对我说:“汪董,您昨天说的太对了,我们越是冷静,就越能掌握主动权。那些背后搞鬼的人,终究还是没能得逞。”
我点点头,望向远方:“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团队的努力,更是因为我们始终坚守‘诚信经营、守法合规’的底线。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任何风波时,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