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女配?不,绿萍才是女主 > 第214章 从壁垒到坦途:汪氏海外版图的崛起密码

第214章 从壁垒到坦途:汪氏海外版图的崛起密码(2 / 2)

“放心,高层已经把汪氏的海外发展纳入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国际化战略’整体规划。” 李副部长的语气充满笃定,“你们往前走一步,国家的支持就跟进一步。后续有任何需求,随时跟我们联系,不用有任何顾虑。”

挂掉电话时,会议室里的高管们还在热议刚才的对话内容。陈峰激动地说:“董事长,国家的支持简直是全方位无死角!从资金、技术到外交、供应链,几乎帮我们扫清了所有障碍!”

我看着规划图上标记的各个项目点,眼神坚定:“这不仅是支持汪氏,更是支持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我们要把这份信任转化为动力,尽快让印尼产业园落地投产,用实际成绩回报国家。”

挂掉电话,会议室里的高管们都露出了振奋的神情。陈峰激动地说:“有国家做后盾,我们的海外拓展真是事半功倍!董事长,您当初坚持要把海外分公司的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起来,真是太有远见了!”

“这不是远见,是必然。” 我摇摇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环境,尤其是海外布局,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外交助力,很容易在国际竞争中吃亏。我们提前对接国家战略,既是响应号召,也是为企业找最稳固的靠山。”

一周后,我在汪氏集团接待了印尼总统特使。谈判桌上,特使开门见山地说:“汪董事长,我国政府非常认可汪氏集团的技术实力,也感谢贵国政府的推荐。经过商议,我们同意给予产业园十年关税减免,并且在雅加达东部划拨两百亩工业用地,地价按照成本价的七成计算。”

我站起身,伸出手:“感谢印尼政府的信任。我们承诺,雅加达产业园建成后,将优先雇佣当地员工,并与印尼的大学合作建立新能源技术培训基地,助力当地产业升级。”

特使握住我的手,赞许地点头:“汪董事长的格局,让我们看到了真诚合作的诚意。”

谈判结束后,陈峰不解地问:“董事长,我们完全可以争取更低的地价,为什么还要主动提出建培训基地?这会增加不少成本。”

“短期看是增加成本,但长期看是稳固市场的关键。” 我解释道,“印尼的劳动力成本低,但技术人才匮乏,如果我们能培养当地的技术团队,不仅能降低用工成本,还能获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认可,为后续拓展其他业务打下基础。而且,这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民心相通’的要求,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生意,更是文化和技术的交流。”

就在印尼产业园如火如荼建设时,韩国分公司传来了好消息 —— 他们成功中标了韩国现代汽车的动力电池供应商项目。庆功宴上,韩国分公司总经理金敏浩举着酒杯说:“董事长,这次能中标,多亏了您提前让我们储备的低温性能电池技术,现代汽车正是看中了我们的技术优势。而且,外交部还帮我们协调了中韩技术认证互认,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流程。”

我笑着回应:“去年我去韩国考察时,发现当地冬季气温低,传统动力电池续航衰减严重,就知道这是个突破口,所以让研发中心重点攻关低温技术。至于认证问题,我早就跟商务部反映过中韩新能源产品认证壁垒的问题,他们一直在推动互认工作,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金敏浩恍然大悟:“原来您早就布局好了!我还以为是运气好呢。”

“在商场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运气。” 我语气坚定,“想要抓住机会,就要提前洞察市场需求,还要学会借助国家的政策东风。”

一年后,汪氏集团亚洲海外分公司的版图已经覆盖东南亚、东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印尼产业园建成投产,韩国分公司的订单量同比增长 300%,越南分公司成功打破欧美技术壁垒,市场份额稳居前三。在年度总结会议上,陈峰汇报完业绩后,感慨地说:“董事长,这一年来,我们海外分公司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国家开发银行的低息贷款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问题,商务部的海外市场调研团队为我们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分析,外交部的协调更是让我们在谈判中占据了主动。可以说,没有国家的扶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绩。”

我点点头,看向窗外日益壮大的汪氏集团版图,心中充满了感慨:“国家的扶持是助力,但真正的根基还是我们自己的技术实力和战略眼光。接下来,我们要把亚洲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欧洲和非洲,同时继续深化与国家战略的对接,让汪氏集团的海外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这时,我的手机又响了,是李副部长发来的信息:“汪董事长,高层已经同意将汪氏集团纳入‘国家海外重点扶持企业名单’,后续将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外交协调等方面给予更全面的支持。王副总理说,期待汪氏集团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杆。”

看着信息,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汪氏集团的海外发展之路,不仅是企业的成长之路,更是国家实力的彰显之路。而我,将带着这份信任与支持,继续以见微知着的敏锐和高瞻远瞩的格局,引领汪氏集团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