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女配?不,绿萍才是女主 > 第203章 数据为媒?司马青川的硬核追爱记

第203章 数据为媒?司马青川的硬核追爱记(2 / 2)

我看着他较真的样子,突然觉得有点可爱,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数据没问题,但感情不是靠数据算出来的。下次不用搞这么多花样,正常吃个饭,聊聊天,就挺好。”

他盯着计算器屏幕,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点头:“好的,调整策略 —— 删除‘高调示爱’模块,保留‘基础社交’模块,下次约会地点改为餐厅,话题优先级:生活日常>工作专业>数据分析。需要我现在制定新的约会计划吗?可以同步发给您审核。”

我笑着摇了摇头:“不用审核,你随便选个餐厅就好,别再看营养成分表了。”

司马青川立刻把计算器揣回口袋,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好的,绿萍学妹。那我现在订餐厅,根据您之前的外卖订单,您喜欢清淡口味,附近有一家粤菜馆,评分 4.7,符合要求,现在订七点的位置可以吗?”

我刚点头应下 “七点可以”,就见司马青川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嘴角还带着一丝 “任务达成” 的认真:“已记录需求:粤菜馆,清淡口味,19:00 订座。为确保用餐体验,我需要补充几个参数 —— 你对菜品的盐度有偏好吗?比如‘低盐’‘极低盐’,我可以提前电话沟通后厨,按 who 推荐的每日 5 克盐标准,折算每道菜的最大用盐量。”

我举到半空的手顿了顿,看着他一脸 “等待输入参数” 的期待,忍不住笑:“不用这么精确,正常清淡就行,后厨知道怎么把握。”

他却皱起眉,打开手机备忘录,在 “约会准备清单” 里加了一条:“待确认:粤菜馆盐度控制标准。” 接着又抬头问:“那用餐时长呢?根据餐饮大数据,情侣用餐平均时长为 1 小时 42 分钟,考虑到我们需要‘聊生活日常’,我建议设定 2 小时 15 分钟 —— 既不会因时间太短导致话题中断,也不会因过长影响后续休息,这个时长的性价比最高,你觉得需要调整吗?”

“…… 不用调整,顺其自然就好。” 我揉了揉太阳穴,突然有点担心下次约会会变成一场 “时间管理考核”。

他却像是得到了明确指令,立刻在清单里补充:“用餐时长:135 分钟(含 15 分钟餐后茶歇)。” 然后点开导航 App,对着屏幕比划:“从你家到粤菜馆的距离是 3.2 公里,晚高峰可能会有拥堵,我计算了三条路线 —— 路线 A 走高架,平均耗时 18 分钟,拥堵概率 32%;路线 b 走辅路,耗时 25 分钟,拥堵概率 17%;路线 c 绕远路,耗时 22 分钟,拥堵概率 9%。为避免迟到影响约会体验,我建议你提前 30 分钟出发,选择路线 c,需要我把路线详情同步到你的微信吗?可以附带实时拥堵预警链接。”

我看着他手机屏幕上三条标着不同颜色的路线,连 “每个路口的红绿灯时长” 都标得清清楚楚,彻底没了脾气:“不用发链接,我到时候跟着导航走就行,你不用这么麻烦。”

“不麻烦,这是‘基础社交模块’的必要准备。” 他收起手机,又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文件夹,打开后里面居然是打印好的粤菜馆菜单,每道菜旁边都用荧光笔标了备注 ——“清蒸鱼:蛋白质含量 20g\/100g,脂肪 3g\/100g,符合低脂需求”“虾仁滑蛋:胆固醇含量 58g\/100g,低于每日推荐上限 300g 的 20%”“炒时蔬:膳食纤维 2.3g\/100g,可搭配主食补充碳水”。

“我提前筛选了 12 道符合‘清淡 + 营养均衡’的菜品,你可以提前勾选偏好,这样到店后直接下单,能节省 15 分钟点餐时间,把更多时间用在聊天上。” 他把菜单递过来,还附带一支笔,“如果有忌口或过敏食材,也可以标注在旁边,我会同步给后厨,避免出现‘食材风险’。”

我捏着那张被标注得像 “项目方案” 的菜单,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营养数据,突然想起上次他送的 “工作效率报告”,忍不住调侃:“司马工,你这准备工作,比咱们公司的新能源项目立项报告还详细。”

他却没听出调侃的意味,反而认真点头:“约会和项目一样,都需要提前规划和风险控制。项目失败会导致资金损失,约会准备不足会导致体验不佳,两者的核心逻辑是相通的 —— 都是通过优化流程、降低变量,达成预期目标。” 说到这里,他突然意识到什么,又补充道:“不过你放心,我把‘绿萍学妹的满意度’设定为最高优先级,比项目 KpI 还重要。”

这话让我心里莫名一暖,刚想开口说点什么,就见他看了眼手表,突然道:“现在是 21:15,距离下次约会还有 45 小时 45 分钟。根据‘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我需要在明天中午 12 点前完成三项任务:一是确认粤菜馆的盐度控制和食材清单;二是同步路线 c 的实时拥堵数据;三是准备‘生活日常’话题清单 —— 我整理了 10 个方向,比如‘近期阅读的书籍’‘周末休闲活动’‘对天气变化的感受’,每个方向下有 3-5 个细分问题,能避免聊天时出现‘话题空白’,需要我现在给你预览一下吗?”

“不用预览了,聊天的时候想到什么说什么就好。” 我赶紧摆手,生怕他当场掏出话题清单开始 “预演”。

他却坚持把手机递给我,屏幕上是一个 Excel 表格,“话题清单” 列得整整齐齐,还标了 “优先级” 和 “预计讨论时长”:“你可以标注不感兴趣的话题,我会删除并补充新方向。比如‘天气变化’这个话题,我还查了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能结合‘近期降雨对通勤的影响’展开,既有实用性,又不会太枯燥,属于‘高性价比话题’。”

我看着表格里 “天气话题:预计讨论 10 分钟,优先级★★★” 的标注,终于忍不住笑出声:“司马青川,你就不能把这些‘规则’和‘数据’放一放,稍微随性一点吗?”

他愣了一下,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点了点,像是在思考 “随性” 的定义:“根据《亲密关系心理学》,‘随性’的核心是‘降低控制欲,尊重对方的节奏’。那我调整方案 —— 话题清单保留,但不强制按顺序讨论;路线和用餐时长作为‘参考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样的‘弹性方案’,你觉得符合‘随性’的要求吗?”

我看着他一脸 “等待反馈” 的认真,无奈又好笑地接过手机,在 “话题清单” 的末尾画了个笑脸:“符合,非常符合。司马工,下次约会,你只要记住‘别带计算器、别拿清单’,我就很满意了。”

他立刻掏出笔,在文件夹的空白处写下:“下次约会禁忌:禁止携带计算器、纸质清单。” 然后抬头,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那…… 这样调整后,绿萍学妹对下次约会的预期满意度,能达到 80% 以上吗?如果低于 80%,我可以再优化方案。”

“能,肯定能。” 我笑着把手机还给他,“现在很晚了,你赶紧回去休息吧,别再琢磨‘优化方案’了。”

他看了眼手表,又确认了一遍手机里的 “待办清单”,才放心地点头:“好的,绿萍学妹。我会在明天中午 12 点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到时候同步给你确认。路上注意安全,到家后可以发一条消息,我会记录‘安全抵达’的时间,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看着他转身离开时,还在低头核对手机里的清单,我忍不住摇了摇头 —— 这个理工直男,就算把 “浪漫” 当成项目来做,也做得一丝不苟,只是这 “硬核浪漫”,还真得慢慢适应。

我看着他拿出手机订餐厅的样子,袖口还是卷得整整齐齐,格子衬衫的纽扣扣到最上面一颗,突然觉得这个理工直男的追求虽然离谱,却带着一股笨拙的真诚。或许,下次跟他一起吃粤菜,听他少讲点电池原理,多聊点生活琐事,也不是什么坏事。

只是一想到他之前送的 “工作效率报告” 和无人机横幅,我还是忍不住笑出声 —— 看来,要让这个理工直男学会 “浪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