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冷笑一声,回复:“很好,既然他们想玩阴的,我们就把底牌亮出来,让所有人看看谁在‘破坏行业规则’。”
走出办公室,走廊里的灯光映着我的影子,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有力。明天的发布会,不仅是新能源技术的亮相,更是汪氏用公信度扞卫尊严的战场。那些不良媒体的雷霆手段,终将在汪氏的公信之刃下,化为泡影。而这场反击战,也将成为行业里 “诚信战胜谣言” 的又一个经典案例,提醒所有企业:真正的底气,从来不是沉默忍耐,而是手握公信,敢于亮剑。
次日清晨八点,38 楼会议室已如临战般肃穆。长条会议桌一侧,陈律带领的技术团队正最后核对 ppt 里的测试数据,每一组曲线旁都贴着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盖章报告;另一侧,行政部员工将 100 份技术资料手册按座位码放,手册封面 “每一句话都有证据支撑” 的黑体字格外醒目。苏总站在落地窗前,手里攥着法务部刚整理好的文件夹,见我进来,便迎上来低声道:“绿能科技给那两家媒体的转账记录,我们做了公证,监管部门的联络人也会在发布会中途到场。”
八点半刚过,媒体与客户代表陆续入场。人群中,我一眼瞥见那两家曾索要 “澄清费” 的媒体记者,他们手里握着录音笔,眼神里藏着不易察觉的挑衅。发布会开场,陈律先演示新能源技术的核心参数,当讲到 “续航里程突破行业均值 30%” 时,其中一名记者突然起身打断:“汪董事长,有传言说你们的测试数据是伪造的,甚至有员工爆料称成本明细存在虚报,您怎么解释?”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几道客户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带着几分审视。我没有急着回应,而是示意苏总将投影切换到新画面 —— 屏幕上立刻跳出两家媒体的工商注册信息,以及绿能科技近三个月向它们转账的银行流水,每一笔交易备注栏里 “宣传服务费” 的字样,都被放大得清晰可见。“这位记者朋友提到的‘传言’,我们恰好查到了源头。” 我拿起桌上的技术资料手册,走到提问的记者面前,翻开成本明细页,“这里有我们与供应商的采购合同复印件,还有生产车间的能耗记录,您可以看看,每一项成本都能对应到具体的凭证。至于测试数据,昨天下午,第三方机构已经在官网同步了我们的复测结果,大家现在就能用手机查到。”
话音刚落,另一名记者又追问道:“就算数据没问题,绿能科技是行业龙头,你们会不会是为了竞争故意栽赃?”
这句话刚出口,会议室门被推开,两名穿着监管制服的工作人员走进来,其中一人接过话筒说:“各位,我们今早收到汪氏集团提交的证据,经初步核查,绿能科技存在通过媒体散布虚假信息、干扰市场竞争的嫌疑,目前已对其展开调查。”
现场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刚才还带着疑虑的客户代表,此刻纷纷拿起手册仔细翻阅。有位长期合作的车企负责人当场举手:“汪董,我们之前还担心传言影响合作,现在看了这些证据,反而更相信汪氏的实力了。”
这句话像是一颗定心丸,紧接着,好几家客户当场表示要追加合作意向。那两名不良媒体记者见状,悄悄收起录音笔,想趁着混乱离场,却被法务部的人拦下,“麻烦二位留步,关于你们收受财物、发布不实报道的情况,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发布会后半程,气氛彻底扭转。当陈律展示汪氏近二十年按时交付的订单清单,屏幕上滚动的客户评价与履约记录时,现场响起了掌声。我看着那些曾带着质疑的面孔,此刻多了几分认可,突然明白:公信从不是靠口号维护,而是在每一次被质疑时,都能拿出经得起检验的证据;在每一次被抹黑时,都敢用事实亮出底牌。
发布会结束后,监管部门传来消息,绿能科技因涉嫌不正当竞争被立案调查,那两家媒体也发布了致歉声明,承认受利益驱使散布谣言。当天下午,汪氏集团官网的访问量激增,“诚信战胜谣言” 的话题悄然登上热搜。有员工发来消息,说看到对面大厦那扇亮了许久的窗户,终于灭了。
我再次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往来的人群,突然想起昨天深夜,苏总说的那句话:“真正的行业规则,从来不是靠阴招破坏,而是靠公信守护。”
此刻阳光正好,透过玻璃洒在 “企业信用评级 AAA” 的荣誉牌上,折射出的光不再是孤冷的标识,而是能照亮行业的星火。这场反击战,不仅守住了汪氏的尊严,更让所有人看到:当谣言袭来时,手握公信,便是最锋利的武器;当诚信扎根时,便是企业最坚实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