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的惊雷仿佛是一个信号,城市的雨幕渐渐转小。我还未从与老者的对峙中完全抽离,手机便再次震动起来,是来自政府部门的加急通知 —— 华国高层已经关注到老者商业违法事件及其背后折射出的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将迅速展开行动。
次日清晨,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汪氏集团总部大楼。我身着正装,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前往京城的专机。抵达会议现场,踏入那装饰简洁却庄重的会议室,数位高层领导早已端坐其中,目光坚定而温和,让我原本紧绷的心莫名安定了几分。
“汪董事长,请坐。” 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领导率先开口,语气亲切,“这次你们的遭遇不是个例。这些年,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不少‘玻璃门’‘旋转门’,甚至还会碰上像老者这样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 他微微皱眉,神情严肃,“但你们放心,净化商业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也是一直在努力做的。”
另一位年轻些的领导接过话茬,眼中满是恳切:“民营企业贡献了 50% 以上的税收,60% 以上的 Gdp,70% 以上的技术创新,80% 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 以上的企业数量。可以说,民营企业的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这次事件,是挑战,也是契机,我们要借此机会,为民营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领导翻开面前的文件,目光炯炯:“汪董事长,我们做过调研,不少民营企业反映,在参与政府采购项目时,存在隐性门槛。有的要求企业成立年限必须十年以上,有的设置过高的资质标准,这对初创型、成长型企业太不公平。” 他摘下眼镜擦拭,语气坚定,“这次我们要打破这些不合理限制,在同等条件下,给予民营企业更多机会。”
“不仅如此。” 一位女领导补充道,声音清脆有力,“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的顽疾。有些金融机构存在‘所有制歧视’,认为民营企业风险高,不愿放贷。我们正在推动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税务、司法、市场监管等多维度数据,让金融机构更全面了解企业信用状况,敢贷、愿贷、能贷。”
这时,主位上一直未发言的领导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民营企业是最具活力的创新主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就像汪氏集团,在芯片领域突破技术封锁,这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成就,更是国家的骄傲。” 他目光深邃,看向在场众人,“我们计划设立国家级民营企业创新示范区,在税收优惠、人才引进、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打造创新生态,让更多民营企业能心无旁骛搞研发、闯市场。”
他停顿片刻,又语重心长地说:“汪董事长,希望你们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民营企业共同发展。遇到困难,及时向政府反映,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国家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我们要一起努力,让民营企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紧接着,一系列举措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工商、税务、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成立专项调查组。在动员大会上,相关负责人掷地有声:“不管涉及到谁,不管背后有多大的势力,只要违法违规,我们绝不姑息!不仅要彻查老者旗下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还要对整个行业存在的不正当竞争、商业间谍等乱象展开全面整治,给民营企业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很快,“民营企业维权绿色通道” 建立的消息传遍商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面对众多媒体郑重承诺:“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我们坚持‘零容忍’,一经查实,从严从快处理!企业遇到问题,随时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反映,我们会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理。”
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经济研讨会上,相关领导详细解读:“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推出低息专项贷款,简化审批流程,就是要让企业能及时拿到‘救命钱’;设立产业升级引导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像汪氏集团研发的 5 纳米新工艺项目,具有战略性意义,我们必须大力扶持。只有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咱们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更强。”
没过多久,高层领导亲自来到汪氏集团调研。在研发中心,领导仔细查看每一项新技术成果,不时询问技术原理和应用前景。
当看到我们自主研发的芯片样品时,他拿起放大镜,认真端详许久,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民营企业是创新的重要力量啊!你们的方向是对的,一定要继续发挥优势,在核心技术上实现更多突破。遇到困难别怕,国家会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我们正在制定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就是要让创新的活力充分涌流。”
在与清北大学的科研合作洽谈会上,教育部的李处长亲自到场协调。当讨论到实验室设备共享问题时,校方代表面露难色:“汪总,我们的精密仪器使用流程严格,企业团队频繁进出,管理上存在难度。”
李处长笑着摆摆手,翻开手中的政策文件:“这不是问题!上个月刚出台的《校企协同创新实施细则》里明确提到,高校科研设施要对民营企业开放共享。这样,我们成立一个联合管理小组,由科技局牵头,你们双方各派专人,既保障科研安全,又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我站起身,向李处长点头致谢:“太感谢了!有了顶尖设备支持,我们 5 纳米新工艺的量产进度至少能提前三个月。”
产业链整合过程中,遇到了棘手的供应商纠纷。一家核心零部件厂商因资金链紧张,迟迟无法交付订单。市工信局张局长得知后,连夜组织协调会。“各位,这家企业是我们重点扶持的专精特新企业。” 张局长指着投影仪上的企业数据,“汪氏集团作为链主企业,愿意预付 30% 货款,帮助供应商渡过难关。我们政府这边,也会协调银行提供低息贷款,解燃眉之急。”
供应商老板红着眼眶握住我的手:“汪董事长,之前是我们对不住您。这次多亏政府牵线,以后我们一定保质保量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