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黑风山脉的幽谷后,李有为的身影便如一滴水融入了江河,悄无声息地汇入南下的苍茫山川。他专拣樵夫猎户都罕至的路径,风餐露宿,全凭“星淬之体”带来的强横体魄与绵长生机支撑。近五十载光阴未曾在他面容上刻下衰老,反因星辰之力日夜不辍的洗炼,气血愈发雄浑,形貌定格在鼎盛之年,唯有那双眼睛,沉淀了岁月与劫波也无法磨灭的幽深。
数月跋涉,他踏入了一片名为“坠星荒原”的古地。据零散古籍所述,上古曾有星辰碎片坠落于此,导致地脉灵机紊乱,万物凋零,最终形成了这片广袤而贫瘠的区域。此地灵气不仅稀薄,更带着一种狂暴特质,修士不愿久留,凡人更是难以生存。
李有为保持着昼行夜修的习惯。进入荒原后,他很快察觉到异样:此地的星辰之力似乎格外活跃,但每当引动星辉入体,总能感到一丝极细微的、源自大地深处的滞涩与排斥感,仿佛这片土地本身带着某种古老的“伤痛”。这种独特的感应,得益于他日益精纯、且与星辰本源越发亲和的精神力。
起初几日,他只当是陨星残存异力所致,虽觉修炼时需多费些心神安抚那丝“怨怼”,却也因星力更为顺畅入体而获益,便未深究。
转折发生在一个星月潜形、乌云密布的深夜。四野漆黑,尝试感应星辰之力的李有为收获甚微。就在他准备结束修炼时,体内那早已与血肉交融的玉璧星屑,竟毫无征兆地、极其微弱地悸动了一瞬——并非指向苍穹,而是隐隐指向荒原深处的某个方位。
这悸动短暂得如同错觉,若非他精神高度凝聚,几乎会忽略过去。
“嗯?”李有为心生警兆,随即被更强烈的好奇取代。这星屑本属天外,难道与此地陨落的星辰真有关联?
随后的几个夜晚,他有意识地在修炼时分出一缕心神,仔细捕捉那微弱的悸动。他发现,这感应并非持续存在,只在子时前后,自身精神力与星屑共鸣达到某个微妙临界时,才会偶然浮现,且指向始终未变——直指荒原腹地。
那感觉,像是一种同源力量间的无声召唤。
他没有立刻动身。而是用了十几天时间,一边循着感应的指引缓慢移动,一边仔细观察周遭变化。他注意到,越是靠近那个方向,地面的岩石色泽越深,质地也越发坚硬密实,如同被无形烈焰熔锻过。空气中游离的星辰之力愈发精纯,但那份源自大地的“排斥感”也同步增强,仿佛在抗拒着某种核心的存在。
终于,在一个残月斜挂的清冷夜晚,他顺着愈发清晰的共鸣,来到了一片巨大的、宛若天外巨物撞击形成的焦黑盆地边缘。盆地中央,在朦胧月光映照下,一座半埋在焦土中的残破石碑,寂然矗立。
石碑通体黝黑,材质难辨,似石非石,似玉非玉,表面布满岁月侵蚀的斑驳痕迹,刻痕几乎已被风沙磨平。真正吸引李有为目光的,是碑身上镶嵌的几颗米粒大小、黯淡无光,却与他体内星屑产生清晰共振的晶石。
他没有贸然接近。凭借强大的精神感知力,他在盆地边缘潜伏下来,用了数日时间,仔细探查石碑周围。确认并无任何阵法残留,也无妖兽或人为痕迹,只有一种沉淀了万古的死寂与荒芜弥漫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