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华安盯着那三个字,看了许久。
这个名字不会是万贵君起的,毕竟父亲应当不会擅自将名字跳出‘闻’字辈。
“宥”,宽仁;“礼”,规矩。
这个名字,像是期许,又像是囚笼。
宋华安轻轻哼笑一声,也好。
她抱起正在榻上试图抓住光影的星星,点了点她的小鼻子,“星星,你有大名了,叫宋宥礼。喜欢吗?”
小家伙挥舞着小手,咿咿呀呀地,黑葡萄似的眼睛望着母亲,仿佛在回应。
宋宥礼,名字就此定下。
星星一天天长大,越发玉雪可爱,那双酷似宋华安的眼睛灵动有神,小嘴咧开笑时,总能让别人夹着嗓子求抱抱。
宋华安也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如今能熟练地抱着她、喂她、逗她笑。
贺砚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却始终没有靠近。
他依旧忙碌,将商会和府邸打理得井井有条,直到有一天,宋华安把他叫到了书房。
“这些天辛苦你了。”
贺砚看着面前宋华安递过来的茶,笑着摇了摇头,“应该的。”说着,又把手里的文书递了过去,“殿下,这是我近日收集到的所有有关安阳郡的信息。”
宋华安有些意外的将他手上的东西接了过来,“原来你这些天在忙这些啊,我还以为你心情不好呢。”
闻言,贺砚心脏漏跳一拍,死死攥紧衣袖,才抑制住酸涩的眼眶。
“这安阳郡倒是出乎意料的清廉。”
“是,安阳郡太过偏远,又没有什么惹眼的东西,是以京中无人在意。”贺砚抬起头,第一次在如此近的距离明目张胆地注视她。
“我会让贺春去跟进,不会让旁人有插手的机会。”
对上宋华安清亮的目光,贺砚猛地垂下头,端起了茶杯,“殿下,是有什么事需要我做吗?”
宋华安摸了摸鼻尖,她很喜欢贺砚的这个聪明劲,有这样的下属,她做梦都要笑醒,“是,我需要你帮我盯着点外面的消息。母皇那边应该要准备收网了,但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容易,安和侯死的太坦然了。”
“殿下是担心安和侯和止兰会合作吗?”
“不止,总之,要辛苦你了。”
贺砚放下茶盏起身,行了一礼,“若是没有殿下,砚如今还被困在花城郡,哪来的机会走出来呢。”
宋华安朝他举了举杯子,“那也是你有本事。”
贺砚弯唇笑了,“京城那边可要盯着?”
“不用,那边有姑姑。”
“明白了。”
贺砚离开安阳郡的第三天,遍布全国的祝安书坊动了起来,密信如蛛网一样在各地穿梭,最后流向安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