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药膳名气传播(1 / 2)

苏青禾长长舒了口气,双手合十,喃喃道:“老天保佑。”

随即又心疼地抚上何雨柱略显憔悴的脸颊,“你也累坏了吧,快进屋歇着,我给你熬点粥。”

何雨柱确实累了,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神的消耗。

他回到卧室,几乎是倒头就睡,这一觉睡得昏天暗地,直到傍晚时分才被饿醒。

接下来的几天,生活似乎重归平静。

何雨柱回到轧钢厂上班,李怀德见到他,眼神比以往更加复杂,试探性地问了几句“赵老爷子身体可好些了?”。

何雨柱只含糊应对,说是用了些老方子调理,侥幸见效,将功劳都推给了虚无缥缈的“家传秘方”和老爷子自身的硬朗体质。

李怀德是人精,自然不信这番说辞,但也识趣地不再深究,只是对何雨柱的态度,在原有的倚重中,又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与更加热络的笼络。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何雨柱药膳“奇效”的消息,终究还是在小范围内悄然传开了。

起初,只是赵家关系极近的几位老战友、老部下前来探病,闻到赵家小厨房那经久不散的、与众不同的药食香气,又见到赵老爷子恢复的神速,不免好奇询问。

赵正明与林若兰对外口径一致,只说是托关系请了位擅长药膳的高人远程指导,由亲家的一位子侄负责具体烹制。

能到赵家这个层面探病的,无一不是人老成精的人物,自然能品出这“亲家子侄”和“高人指导”背后的深意。

更何况,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做不得假。

于是,何雨柱的名字,连同他那手神乎其神的“药膳”技艺,开始在某些特定的、能量巨大的小圈子里,悄然流传。

第一个找上门来的,是赵正明的一位老战友,姓韩,同样是位退下来但余威犹存的老将军。

韩老爷子年轻时南征北战,落下一身伤病,尤其是关节和脾胃,到了秋冬便痛苦不堪。

他听闻老伙计起死回生的奇迹,又仗着与赵正明过命的交情,直接带着警卫员找上了纱络胡同7号。

面对这位拄着拐杖、眉宇间带着战场杀伐之气的老者,何雨柱无法拒绝,也不能拒绝。

他仔细询问了韩老爷子的症状,斟酌再三,开了一道相对温和、侧重于祛风除湿、温中养胃的药膳方子,主要用了薏仁、山药、茯苓、黄芪等常见药材,但在熬煮的汤底中,依旧加入了极少量的灵泉水。

几天后,韩老爷子亲自打来电话,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说他多年的老寒腿这个冬天竟轻松了许多,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胃口也开了,连连称赞何雨柱是“小神医”。

此事一经传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第二块石子,涟漪扩散得更远。

紧接着,第三位,第四位……或是赵家关系网中的重要人物,或是通过韩老爷子辗转介绍来的同级别老革命。

他们大多年事已高,被各种慢性病、老年病困扰,在尝试了常规医疗手段效果不佳后,都将希望寄托在了何雨柱这手“神奇”的药膳上。

何雨柱一下子变得异常忙碌。

白天在轧钢厂处理繁重的后勤事务,下班后和休息日,则要应对这些络绎不绝的“请求”。

他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行事愈发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