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阴风借势起(2 / 2)

易中海的声音沙哑却尖锐,每喊一句,都刻意加重语气,目光如同淬毒的针,扫视着周围可能存在的“同情者”或“潜在敌人”。

他不再是那个躲在阴暗角落里无声诅咒的易中海,他走到了台前,试图用这种方式,重新找回失去的“威望”,并将积压多年的怨恨,倾泻到这些他曾经需要仰视、如今却可以肆意践踏的“权威”身上。

何雨柱冷冷地看着楼下的一幕,心中并无多少波澜,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冰冷确认。

易中海这条蛰伏已久的毒蛇,终于等到了适合他生存的气候,迫不及待地亮出了毒牙。

他选择周工这样没有背景、只知道搞技术的老实人开刀,既安全,又能迅速积累“战功”,符合他一贯欺软怕硬、精于算计的本性。

队伍吵吵嚷嚷地过去了,留下地上一片狼藉和空气中尚未散尽的狂热与暴力余味。

何雨柱收回目光,继续坐回桌前核对清单,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但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易中海的“积极”,绝不会止步于欺负一个老工程师。

果然,随后的日子里,易中海如同找到了人生第二春,上蹿下跳,愈发活跃。

他凭借着老工人的身份和那份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上意的本事,很快就在厂里新成立的某个“造反团体”中混了个小头目的身份。

虽然地位不高,但掌握了一定的“行动权”,这让他更加志得意满。

他开始有意识地将矛头引向与他有旧怨的人。

先是暗中指使人在大字报上不点名地批评后勤处“物资分配存在猫腻”、“有人利用职权搞特殊化”,含沙射影地指向何雨柱。

见何雨柱稳坐钓鱼台,账目清晰,工作无懈可击,且与李怀德关系密切,一时难以撼动,他便转换了目标。

几天后,一场针对食堂的“突然袭击”上演了。

易中海带着几个臂戴红袖标的年轻工人,以“清查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为名,冲进了第一食堂的后厨。

他们翻箱倒柜,吹毛求疵,指责食堂准备的员工餐“油水过大”、“助长享乐思想”,甚至将何雨柱之前为了改善伙食、利用边角料制作的咸菜和简易汤羹,都批判为“腐蚀工人阶级革命意志的糖衣炮弹”。

“何雨柱呢?让他出来!我们要问问他,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还想用资本家那一套来管理我们社会主义的食堂?”

易中海背着手,在厨房里踱步,语气倨傲,对着之前与何雨柱关系尚可的老王、老陈等师傅颐指气使。

老王气得脸色通红,想要争辩,被老陈悄悄拉住。如今这时节,一句话不对就可能引火烧身。

“易师傅,何科长去仓库清点物资了。”

一位帮厨的赵大姐怯生生地回道。

“哼!躲着就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