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是被缓缓拉动的胶片,在一帧帧看似平淡却底色温暖的画面中滑过。
夏末秋初的四九城,褪去了酷暑的燥热,天高云淡,气候宜人。
持续三年的自然灾害终于显露出彻底终结的态势,虽然物资供应仍凭票证,依旧清贫,但人们脸上那层因极度饥饿而笼罩的菜色和惶然,已渐渐被些许红润和安定的神色取代。
街市上能见到的东西也似乎多了些鲜活气,不再是一片灰扑扑的绝望。
何雨柱和苏青禾的新婚生活,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徐徐展开。
没有惊天动地的波澜,更多的是细水长流的温情与相互扶持的默契。
小小的何家,因着女主人的入住,悄然发生着变化。
屋里总是收拾得更加整洁利落,窗台上多了两盆苏青禾从医院苗圃讨来的茉莉,盛开时满室清香。
书架上也渐渐混入了一些医学专业书籍和外文期刊,与何雨柱那些管理、厨艺相关的书籍并排而立,奇异地和谐。
苏青禾清冷外表下那份对生活的认真和内在的温柔,逐渐渗透到这个家的每个角落。
她会和何雨柱一起在灯下看书,偶尔讨论厂里的事或某个病例;
会在何雨柱加班晚归时,温着一碗小米粥在灶上;
也会和下班回来的雨水一起说说笑笑,讨论衣服的式样或电影里的情节。
何雨柱则一如既往地忙碌于后勤处和副食品基地,但无论多忙,只要回家,总会系上围裙,变着法子做点好吃的,努力改善着伙食。
他的厨艺因着灵泉的微量作用和不断精进,早已超脱了单纯的饱腹,成了维系这个新生小家庭温暖与幸福感的重要纽带。
雨水很快适应了嫂子进门后的生活,甚至比以前更加开朗。
她真心喜欢并敬佩苏青禾,姑嫂俩关系融洽。
她在设备科的工作也越发得心应手,凭着扎实的技术和认真的态度,渐渐能独立处理一些小型故障,成了赵师傅得意的徒弟之一。
四合院里,何家似乎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温暖、上进、充满希望,与院里其他人家(尤其是依旧阴郁闭门的易家、愁云惨淡的贾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自然引来了更多的注目,羡慕有之,嫉妒亦有之。
但何雨柱如今地位稳固,手段更是院里皆知,等闲无人敢再明目张胆地寻衅。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何雨柱从未放松警惕。
那个在厂区惊鸿一瞥的“的确良衬衫”,以及易中海家那扇总是异常安静的门窗,都像是一根刺,隐隐扎在他的心头。
他知道,伪善者撕破面具后露出的獠牙,往往更加阴毒。
他只是更加小心,将那份警惕深藏于日常的沉稳之下,暗中留意着一切风吹草动。
这天是周末,何雨柱正在家里帮着苏青禾整理她的一些医学资料,雨水则在旁边嗑着瓜子看新出的小人书,气氛温馨惬意。
忽然,前院传来一阵不小的喧闹声,夹杂着许大茂刻意拔高的、带着几分显摆的笑声。
“哟,这是怎么了?”雨水好奇地支起耳朵。
何雨柱和苏青禾对视一眼,也放下了手中的东西。
没一会儿,就听见脚步声往后院来,紧接着响起许大茂那特有的、带着点嘚瑟腔调的敲门声:“傻柱!傻柱!在家吗?开门!有喜事儿!”
何雨柱起身开门,只见许大茂穿着一身崭新的蓝色工装,头发梳得油光水滑,脸上笑得见牙不见眼,旁边还站着同样穿着新衣服、一脸喜气的许富贵和许大妈。
许小凤跟在稍后一点,文静的脸上也带着浅浅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