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更是差点忍不住笑出来,赶紧用哭声掩盖。
围观的众人也纷纷点头,觉得何雨柱这话说得漂亮,识大体。
然而,何雨柱话锋随即一转:
“但是,帮助邻居,也得讲究个方法,更要搞清楚,到底谁才是真正需要帮助、需要厂里救济的特困户。不能光听哭穷,还得看看实际家底,对吧?”
他的目光平静地看向易中海,“一大爷,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易中海眉头微皱,觉得何雨柱这话里有话,但一时又挑不出错,只得点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贾家的情况,大家有目共睹,确实是院里最困难的。”
“哦?最困难的?”
何雨柱脸上那丝困惑更深了,“一大爷,据我所知,咱们院好像还有比贾家更困难的人家吧?比如后罩房住的陈姨家,韩工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就陈姨一个临时工收入,拉扯两个孩子。人家好像从来没叫过苦,没申请过补助吧?”
后罩房的陈姨没想到会提到自己,愣了一下,连忙摆手:“没事没事,我们家还能过得去……”
何雨柱对她投去一个歉意的眼神,继续道:“还有西跨院的老吴头,孤寡老人,就靠那点退休金,也没见院里这么兴师动众地要帮他吧?”
被点到的老吴头嘟囔了一句:“我挺好,不用人帮……”
易中海脸色有些不好看了:“柱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是说贾家的问题!贾家的情况摆在这里!”
“贾家的情况,确实需要好好摆一摆。”
何雨柱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上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既然要谈帮助,要谈发扬风格,那咱们就得把账算明白。不能稀里糊涂,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寒心,让某些明明没那么困难、却整天哭穷想占便宜的人得了意,您说对吧,二大爷?”
刘海中被突然一问,有点懵,下意识点头:“啊?对……账是要算清楚……”
何雨柱点了点头,忽然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钢笔。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翻开了本子,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既然二位大爷让我这个后勤干部发扬风格,关心群众,那我就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帮忙算算账。也算是我这个新党员,给院里做点实事。”
他抬起眼,目光第一次直接看向贾家方向,语气依旧客气,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
“贾家婶子,您刚才说家里快揭不开锅了,孩子饿得直哭?东旭哥伤了身子,干不了重活?淮茹嫂子又怀了孕?对吧?”
贾张氏被他看得心里一毛,硬着头皮道:“是……是啊!街坊四邻都看着呢!”
“好。”何雨柱低下头,看着本子,语速平稳地开始算账:
“那咱们就先算收入。”
“第一,东旭哥是三级钳工,就算伤了元气,干不了重活,但厂里照顾,岗位还在,基本工资加岗位津贴,一个月到手怎么也有三十七块五毛。没错吧?”
贾东旭脸色一变,张了张嘴,没说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