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皮球踢回给易中海。
易中海要的就是这句话,他面色凝重地点点头:
“老刘说得对。柱子这孩子,业务能力是强,但可能在为人处世、关心群众这方面,还是欠缺了些历练和引导。咱们作为院里的老人,长辈,有责任帮他提高认识,不能看着他走偏路啊。”
三人一唱一和,瞬间就将何雨柱定位成了“发达后忘本、不关心邻里、思想觉悟有待提高”的对象。
秦淮茹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她隐约觉得这样背后议论甚至算计人不好,尤其是何雨柱如今今非昔比,但她人微言轻,更不敢忤逆婆婆和两位大爷,只能低下头,假装忙碌。
贾东旭则像是被说中了心事,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贾张氏更是来了劲:“一大爷,二大爷,你们可得给我们家做主啊!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饿死吧?他何雨柱手指缝里漏点,就够我们家吃几天了!”
易中海眼中闪过一丝得色,但脸上却露出为难的神色:
“做主谈不上。不过,作为长辈,提醒、帮助柱子提高认识,也是应该的。只是……柱子现在毕竟是干部,又正在风头上,直接去说,恐怕他听不进去,反而伤了和气。”
刘海中眯着眼:“那老易你的意思是?”
易中海压低了声音,身体微微前倾,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我的想法是,咱们不能硬来,得讲究方法。柱子现在最看重什么?名声!尤其是刚入党,他肯定特别爱惜羽毛。”
“咱们可以从这点入手。他不是不关心邻里困难吗?咱们就想办法,让全院的人都看看,他这个新党员、大干部,是怎么对待院里最困难的贾家的。”
“具体怎么做?”
贾张氏急不可耐地问。
易中海阴恻恻地一笑:
“他不是负责那个副食品基地吗?我打听过了,那边以后产出多了,除了供应食堂,肯定还会有一些富余。这些富余,怎么处理?是分给厂领导?还是他何雨柱自己揣兜里?或者……优先照顾一下像贾家这样的真困难户?”
刘海中立刻明白了:
“哦!你是说,让他拿出基地的产出,来接济贾家?他要是不肯,那就是自私自利,假公济私!要是肯……那贾家的困难也能缓解些。”
“没错!”
易中海点头,“但这不能我们去要。得让全院的人都觉得,这是贾家应得的,是他何雨柱身为党员干部该做的!得让他自己迫于舆论压力,主动拿出来!”
“怎么操作?”刘海中来了兴趣,这可是他擅长的领域。
易中海显然早已谋划好,低声道:“首先,老嫂子,你这几天多去院里人多的地方坐坐,就跟大家诉苦,说家里怎么怎么难,孩子饿得哇哇哭,但千万别提何雨柱的名字,就光说困难。”
“然后,老刘,你在车间里,也多跟工友们聊聊,就感慨一下,说现在厂里办了基地是好事,但就怕好东西最后落不到真正困难的工人手里,都被有门路的弄走了。也是引导大家往这方面想。”
“等院里院外这风声造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