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贾东旭命运改变(2 / 2)

而那个伤重的刘大壮,似乎平时就是车间里饭量最大、总抱怨食堂饭菜不管饱的那一个……

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涌上何雨柱心头。

他改变不了整个时代的大潮,却似乎在无意间,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撬动了身边个别人命运的齿轮。

贾东旭的命,就这样阴差阳错地保住了?

那么,接下来呢?

贾家会因此有所改变吗?还是只会陷入另一个无休止的循环?

易中海又会如何利用这件事?

他正沉思间,目光无意中扫过车间维修班的方向,看到张建军正蹲在一台暂停的机床旁,手里拿着个本子,飞快地记录着什么,眉头紧锁,眼神专注,似乎完全沉浸在对事故设备原因的探究中,与外界的慌乱格格不入。

何雨柱心中微微一动。

就在这时,保卫科长老陈面色凝重地走到李怀德和厂领导身边,低声汇报了几句什么,手中似乎还拿着一个亮晶晶的小东西。

李怀德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无比。

何雨柱眼尖,看清了老陈手里的东西——那似乎是一枚……与他在食堂后院、废料场捡到的一模一样的金属纽扣!

而那枚纽扣,正来自天车操作台下一个极其隐蔽的缝隙!

何雨柱的呼吸骤然停滞。

事故……并非偶然?

一九六二年的春风吹过四九城,虽仍带着料峭寒意,却已悄然化开了护城河边缘最后几缕顽固的冰絮。

枯寂一冬的柳枝抽出了难以察觉的嫩黄芽苞,灰扑扑的城区似乎也在这缓慢却执着的生机浸润下,褪去了几分三年困顿留下的枯槁与绝望。

大喇叭里依旧播放着激昂的进行曲和各类通知,但“增产节约”、“克服暂时困难”的口号底下,人们紧绷到近乎断裂的神经,似乎终于能稍稍舒缓一口绵长的气息。

定量供应依旧严格,窝头咸菜仍是餐桌主角,但至少,那令人心悸的、无边无际的饥饿感,正如同退潮般,缓慢却真实地从这片土地上撤离。

红星轧钢厂如同这部巨大国家机器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齿轮,在经历了减速、磨损甚至局部卡涩后,终于伴随着大环境的缓和,重新加大了运转的轰鸣声。

车间里机床的嘶吼变得连贯,高炉投料的节奏也日渐密集,连带着后勤保障系统的压力,也从确保“饿不死”的最低底线,向着如何“吃得好一点”、“干得更有劲”的层面悄然转变。

何雨柱坐在物资科副科长的办公室里,窗外是厂区渐渐恢复生气的景象。

他面前摊开着新一季的劳保用品采购计划和一份关于建立“废旧物资技术革新奖励基金”的草案。

两年时光,并未在他脸上刻下过多风霜,反而将那份源于灵魂深处的沉稳与坚韧打磨得愈加内敛光华。

眉宇间少了几分少年厨王的锐气,多了几分掌管一摊事务的干部特有的审慎与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