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厂领导:”
开篇是标准的格式,笔迹刻意写得板正,却掩不住笔画间的僵硬和用力过度留下的洇痕。
“我是一名有觉悟的普通工人,怀着对国家和工厂的无比热爱,以及对某些不良现象的极大愤慨,现向组织实名反映我厂食堂班长何雨柱同志存在的严重经济问题和生活腐化情况!”
“实名反映”四个字被他狠狠划掉,改成“匿名反映”,墨团污了一大片纸,透着一股心虚。
何雨柱此人,出身厨子,担任食堂班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长期贪污、克扣食堂物资,中饱私囊!其具体表现为:
一、侵吞小灶食材。
其为苏联专家、厂领导及外部关系户烹饪小灶时,经常私自截留高级食材,如肉类、油脂、细粮、稀缺调味品等,数量巨大!
此乃利用国家财产、工厂资源满足个人私欲!
二、虚报采购损耗。
食堂日常采购中,其与供应商(尤其粮站王广福、聚仙居赵金川等与其关系密切者)勾结,虚报损耗,套取差价,所得钱款尽入私囊!
三、生活奢靡腐化,严重超出其收入水平!
其工资虽为炊事员六级,但其妹何雨水衣着光鲜(新布鞋、碎花衬衫等皆非寻常家庭可负担),家中伙食顿顿有荤腥(全院皆知),更是购置自行车一辆!
其收入来源明显与其正当工资严重不符!其生活作风已滑向资产阶级享乐主义的泥潭
笔尖在纸上刮出沙沙的锐响,每一个字都浸透着臆测的恶意。
写到何雨水的穿着和自行车时,易中海眼前闪过聋老太太被何雨柱斥责“裹脚布思想”时那涨紫的老脸,一股报复的快意涌上心头,笔下更添了几分狠戾:
“何雨柱的所作所为,严重败坏了轧钢厂食堂的风气,侵吞了国家财产,损害了广大工人的利益(食堂大锅菜质量因此下降)!其生活腐化,更是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给社会主义工厂的光辉形象抹黑!此风绝不可长!”
他顿了一下,笔尖悬停,似乎在酝酿更重的砝码。
何雨柱那句“裹脚布思想”和“拖国家后腿”的斥责又在耳边炸响,易中海眼中凶光更盛,狠狠写下:
“更令人愤慨的是,何雨柱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在四合院内气焰嚣张,仗着有几分手艺和领导看重,动辄对关心其生活的老工人、革命群众恶语相向,甚至辱骂德高望重的革命老人为‘裹脚布’!其思想之反动,立场之动摇,可见一斑!这绝非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深刻的思想腐化!”
“革命老人”、“思想反动”、“立场动摇”……这些在当下年代极具杀伤力的词汇,被他毫不犹豫地堆砌上去。他要的不只是何雨柱倒台,更要他彻底臭掉!
“恳请厂领导明察秋毫,严肃处理!为轧钢厂清除蛀虫,还广大工人一个公道!此人不除,食堂不宁,厂风不正!”
落款处,他犹豫了一下,最终用尽全力写下两个歪歪扭扭、充满怨毒的字:
“群众”
写完最后一个字,易中海仿佛虚脱般,背心已被冷汗浸透。
他喘着粗气,盯着信纸上密密麻麻的墨字,如同看着一张索命的符咒。
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好,塞进一个普通的牛皮纸信封。
没有写收信人姓名,只在信封正面用另一种更潦草的笔迹写上:“轧钢厂领导 亲启”。
夜深人静,四合院彻底陷入沉睡,只有不知疲倦的夏虫在墙角低鸣。
易中海像幽灵般溜出家门,贴着墙根的阴影,悄无声息地穿过寂静的胡同。
来到轧钢厂大门附近,他警惕地四下张望,确认无人,才将那个装着污蔑与毒汁的信封,飞快地塞进了厂门口那个挂着“群众意见箱”字样的绿色铁皮箱投递口。
“哐当”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易中海浑身一哆嗦,做贼似的缩回阴影里,心脏狂跳。
他不敢停留,像被恶鬼追赶般,跌跌撞撞地逃回了四合院,砰地关上家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大口喘着粗气,脸上交织着恐惧与一种扭曲的快意。
何雨柱,你的好日子到头了!等着被审查,被批斗,被踩进泥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