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公私合营对后厨的影响(1 / 2)

红星轧钢厂的牌子挂上了,秋意也更浓了。

厂区里那几棵高大的杨树,叶子黄了大半,风一吹,便纷纷扬扬地落下,铺满了新修的水泥路,踩上去发出干燥的脆响。

何雨柱推着自行车走进第一食堂后厨,那股熟悉的烟火气混合着晨间清洗的潮湿扑面而来。

但今天,这烟火气里似乎掺杂了些别的东西,一种无形的紧绷感,像灶膛里新添的湿柴,闷闷地烧着,烟有点呛人。

“何师傅早!”

“何师傅来了!”

几个帮厨的妇女和杂工看见他,纷纷打招呼,但笑容里多了几分拘谨和观察。

老王、老张、老陈三位大锅菜师傅正在备料区忙碌,看到何雨柱,老王只是抬了抬眼皮,闷声说了句“早”,老张点点头算是回应,老陈则干脆没抬头,用力地剁着案板上的冻肉,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气氛有些微妙。

合营挂牌带来的震动,显然已波及到了这方寸灶台。

何雨柱心下了然,面上不动声色,把车钥匙揣好,换上工装:“早。今天任务不轻,抓紧备料,大白菜多洗几遍,土豆皮削干净点,别留黑眼子。”

他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性。

“知道了,何师傅。”

一个姓赵的帮厨大姐应了一声,眼神却瞟向角落里正在点验库存的一个中年男人——王福顺。

这王福顺是食堂的老采购员了,以前是娄半城手下一个小管事的亲戚,为人精明,甚至有些油滑,仗着资历和采购渠道,在食堂里也算一号人物,对何雨柱这个年轻的“空降”班长,表面客气,心里却未必服气。

合营后,他这种“娄系”旧人,位置最是尴尬。此刻,他正拿着新发的采购申请单和账本,眉头紧锁,嘴里念念叨叨。

“何师傅,”王福顺见何雨柱过来,立刻换上职业化的笑容,但那笑容里没什么温度,“您看看,这是昨天报上去的采购申请单,李科长批了,但卡了量。”

他把单子递过来,指着上面一处用红笔圈出来的数字,“您要的这五十斤猪板油,李科长给划掉了二十斤,只批了三十斤。说是新规定,油脂类要严格控制,要优先保障生产用油。”

何雨柱接过单子看了一眼。

三十斤猪板油,要应付几千人的大锅菜,还要兼顾偶尔的小灶,确实捉襟见肘。

他昨天特意多报了些,就是预料到会被砍,但没想到砍得这么狠。

这显然是新规矩下的下马威,也可能是王福顺在借机试探,甚至可能李怀德默许了这种“紧一紧”的试探。

“李科长的批示看到了。”何雨柱语气平静,把单子递还给王福顺,“三十斤就三十斤。王采购,你按批示的量去办。不过,麻烦你多跑两个地方,尽量挑品质好点的,熬油率高些的板油,别拿那些边角料糊弄。油熬不出来,菜里没油水,工人们提意见,咱们都吃挂落儿。”

他最后一句,语气加重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