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川嗓门洪亮,拍着胸脯说以后柱子有啥需要,聚仙居就是他的后盾。
鸿宾楼的大师兄周振海、二师兄等几位核心人物作陪。
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李存义另一侧的一位清癯老者——吴教授。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装,戴着那副旧圆框眼镜,神情平和,与这烟火气十足的厨师圈子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融入其中,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书卷气。
何雨柱亲自将他引到座位上,吴教授温和地笑着,拍了拍何雨柱的手臂,一切尽在不言中。
何雨水穿着何雨柱用布票给她新做的碎花外套,梳着整齐的小辫,安静又带着点紧张地坐在哥哥身边。
她小脸兴奋得微红,大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满屋子的“大人物”,小手紧紧抓着何雨柱的衣角。
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这么“正式”的场合,更是哥哥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何雨柱今天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藏蓝色工装,虽然依旧朴素,但浆洗得笔挺,衬得他身姿挺拔,精神奕奕。
他先向师傅李存义行大礼,敬上拜师茶(以茶代酒)。
李存义郑重接过,一饮而尽,眼中闪烁着欣慰与骄傲的泪光。
接着,何雨柱向在座的长辈和师兄一一敬茶致谢。轮到王广福和赵金川时,两位把兄弟格外高兴。
王广福当场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塞到何雨柱手里:“柱子!出师大喜!王叔没啥好东西,这点钱,你拿着,给雨水添件新棉袄,给自己也置办点行头!”
赵金川则提来一个沉甸甸的篮子,里面是聚仙居秘制的酱货、腊味和一包上好的干辣椒花椒:“柱子!以后就是何师傅了!好好干!缺啥练手的材料,尽管去赵叔那儿拿!”
轮到吴教授时,老人微笑着从随身携带的旧布包里,取出一本用牛皮纸包好的书,递到何雨柱手中:“雨柱,祝贺你学艺有成,薪火相传。
这本《随园食单》,虽非川菜,然天下至味,道理相通。
闲暇时翻翻,或能于灶台烟火之外,另有所得。”他温和地看向旁边的雨水:“小雨水也来啦?要好好读书,像你哥哥一样有出息。”
雨水害羞又用力地点点头:“嗯!谢谢吴伯伯!”
这份礼物,在满桌的实用物资中,显得格外珍贵而独特。
最后,李存义站起身,环视众人,声音洪亮而郑重:“诸位见证!自今日起,何雨柱,正式出师!自下周起,擢升为鸿宾楼「三灶」!工钱涨至每月三十二万(旧币)!望你戒骄戒躁,精进不休,不负所学,不负此身!”
「三灶!」 虽然并非一步登天到二灶,但在十七岁的年纪,在鸿宾楼这样的名店,正式晋升为拥有独立炒锅位置、负责重要辅助工作的三灶,已是极为难得的成就!
掌声在后堂响起,热烈而真挚。
雨水也激动地跟着拍起小手,小脸笑得像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