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稳坐灶台心自定一(1 / 2)

鸿宾楼后厨的低气压,如同灶台上方终年不散的厚重油烟,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标语和风声带来的恐慌,像无形的藤蔓,缠绕着每一个忙碌的身影。

王福顺那日被李存义当众呵斥后,虽然收敛了不少,但那闪烁的眼神和偶尔与其他帮厨交换的、带着怨愤的目光,无不昭示着后厨平静水面下的暗涌。

周振海等几位师兄,眉宇间的忧虑更深了,干活时带着一股紧绷的狠劲儿,仿佛在与看不见的敌人较力。

唯有何雨柱,仿佛置身于风暴中心的一小块宁静之地。

他依旧是天不亮就第一个到后厨,换上浆洗得发白的工服,默默开始自己的准备工作。

当其他人还在为外面又抓了哪个老板、哪家铺子被查封的消息而心神不宁、交头接耳时,何雨柱已经将需要泡发的干木耳、海带、笋干等干货仔细挑拣、清洗、浸泡在清冽的井水里(他总会偷偷掺入一丝空间井水,加速软化并提升风味)。

当王福顺等人因为担心“浪费”而被李存义训斥后,处理食材时变得畏首畏尾、甚至有些过犹不及(比如把还能用的食材边角也扔掉)时,何雨柱却依旧遵循着川菜“物尽其用”的原则。

比如处理一条活蹦乱跳的草鱼。

鱼身两片净肉,他片得薄厚均匀,码味上浆,准备做水煮鱼片;

鱼头鱼骨,绝不丢弃,仔细清洗,加姜葱料酒,冷水下锅,大火烧开撇净浮沫,转小火慢熬,熬成奶白浓香的高汤底子——这是做开水白菜、鸡豆花等清雅川菜,或者丰富普通汤羹的灵魂;

刮下的鱼鳞?洗净晾干,小火焙酥,碾成粉,这是极好的天然增鲜剂,撒一点在凉拌菜或者炒时蔬里,妙不可言;

鱼肠鱼鳔?处理干净,或爆炒,或入泡菜坛子做成风味小菜…在他手里,几乎没有真正的“废料”。

这份对食材的极致尊重和精打细算,落在忧心忡忡的李存义眼里,简直如同黑暗中的萤火。

一次午间备料稍歇,李存义踱到何雨柱的案板前,看着他正仔细地将几根有些老韧的芹菜梗,用刀背轻轻拍松,再切成均匀的细粒,准备用来炒一盘下饭的碎米芽菜肉末。

那专注而珍惜的神情,让李存义连日来紧绷的心弦,难得地松弛了一瞬。

“柱子,”李存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欣慰,“这芹菜梗…换做旁人,怕是早扔泔水桶了。你这法子好,拍松了,切碎了,味儿就出来了,还不浪费。”

何雨柱抬起头,笑了笑,笑容干净坦荡:“师傅,您常教导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精’和‘细’,不光指好东西,也指要把手头的东西,用到最好。老梗有老梗的嚼头和香味,切碎了,反而别有风味。再说了,现在外面风声紧,咱们后厨更得精打细算,不能给人留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