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 第391章 坟头的党徽会说话

第391章 坟头的党徽会说话(1 / 2)

那一行字,像淬了冰的钢针,扎进林晚秋的瞳孔深处。

陆承宇的绝望,隔着加密信号,几乎凝成实质。

事关……你父亲的剑。

她父亲的剑,是清正廉洁的信念,是她整个职业生涯的原点与丰碑。

陆承宇用这个作饵,是在提醒她,他知道那把剑最隐秘的缺口,知道她内心最柔软的死穴。

天亮之前。

他给了她一个时限,一个在她与公义之间划下的时限。

林晚秋的指尖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悬停了数秒,屏幕的光映着她毫无波澜的脸。

她没有回复,甚至没有将那个对话框关闭,只是将手机翻转,屏幕朝下,轻轻扣在桌面上。

一声轻微的闷响,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

有些路,一旦踏上,就不能回头。

哪怕那条岔路的尽头,站着她曾经想要共度一生的人。

她的剑已经出鞘,饮血之前,不能分神。

凌晨四点三十六分。青禾镇西郊,乱坟岗。

夜雨初歇,泥土的腥气和腐叶的味道混杂在湿冷的空气里,浓得化不开。

几道高功率的移动探照灯撕开黑暗,将一小片荒地照得亮如白昼。

省法医中心与刑侦总队联合行动组的成员们穿着防水勘察服,悄无声息地各司其职,警戒线在外围拉出一方不容侵犯的禁地。

林晚秋站在警戒线内,脚下是防滑的临时踏板。

她没有穿勘察服,只是一身黑色劲装,雨水打湿的发丝贴在额角,眼神比探照灯的光还要冷冽。

她手中握着的GpS定位仪上,一个红点稳定地闪烁着。

“就是这里。”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现场的寂静。

一名技术人员手持金属探测仪,在划定的两米见方的区域内缓缓扫过。

起初只有零星的、代表金属垃圾的短促嘀嗒声。

当探头移至中心区域时,一阵持续而尖锐的蜂鸣声毫无征兆地响起。

“报告!地表下约六十厘米,有高密度金属反应!”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两名经验最丰富的刑侦技术员立刻上前,用特制的工兵铲和小手铲,一层层剥离湿润的泥土。

动作精准而轻柔,像是在进行一场最精密的外科手术。

二十分钟后,当最后一层泥土被拨开,一截森白的指骨率先暴露在空气中。

挖掘范围迅速扩大,一具蜷缩成团的人类骸骨,以一种极不自然的姿态,逐渐显现出完整的轮廓。

它像是被人强行塞进这个狭小的土坑,充满了临死前的恐惧与挣扎。

“小心!”法医组长突然出声。

一名技术员正准备清理骸骨肩部的泥土,闻声停下。

法医组长戴着手套,用一把小镊子,极其小心地从骸骨左侧肩胛骨的缝隙间,夹出了一块已经锈蚀得几乎看不出原样的金属片。

他用无菌蒸馏水轻轻冲洗,金属片上,一行被岁月腐蚀得斑驳的刻字,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顽强地显现出来——

“青禾镇卫生院·张志明”。

现场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那块小小的、却重如山岳的铭牌上。

十年沉冤,一朝得雪。

林晚秋缓缓蹲下身,隔着证物袋,凝视着那枚铭牌。

她的声音很轻,像一阵风,只有她自己能听见。

“张志明同志,你终于可以回家了。”

上午九点整,青禾镇卫生院旧档案室。

尘封的档案柜被重新打开,空气中弥漫着纸张霉变的味道。

林小禾戴着口罩和白手套,正一丝不苟地协助市纪委派来的档案员整理移交材料。

“麻烦把2014年左右的职工健康档案都找出来,尤其是肺功能相关的。”她以“配合省厅尸检,溯源死者生前健康状况”为由,提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

档案员很快从一个积满灰尘的柜子里,翻出了一沓泛黄的牛皮纸袋。

林小禾接过档案,一页页地翻阅。

当她翻到“张志明”那一页时,指尖猛地顿住。

那是一份2014年上半年的肺功能检测报告。

在结论一栏,除了常规数据,还有一行手写的备注,字迹苍劲有力:“患者张志明,因长期接触工业粉尘,肺部出现轻微纤维化症状,建议调离采石场巡诊岗位。”

采石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