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整,直播准时开始。
林小禾将镜头对准了人群。
短短十分钟,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就已破万,并迅速冲上了本地新闻热搜榜的前三名。
“#青禾镇我们不说谎#”的话题,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剧烈的涟漪。
林晚秋走到镜头前,没有慷慨激昂的开场白。
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冷静地传遍了整个渡口,也传到了无数块屏幕的后面。
“大家好,我是林晚秋。今天,这里不是我的发布会,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官方通报会。”她的目光扫过一张张质朴而沧桑的脸,“今天,不是听我说,是听你们说。”
她向后退了半步,将整个镜头和舞台,完全让给了身后的村民。
她点了几个名字,都是她通过林小禾提前确认过的,“清泉读书会”里最有代表性的几位家长。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那个抱着孩子的母亲。
她没有哭喊,只是用一种近乎枯竭的语调,讲述着孩子因为宿舍墙体析出的白色粉末,如何从最初的红疹发展到全身性的过敏,夜里痒得无法入睡,只能靠墙壁来回地蹭。
林晚秋的目光锁定在她脸上。
当女人说到“孩子半夜哭着说妈妈我身上有虫子在咬”时,她眼角一块极细微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一下,呼吸节奏出现了零点五秒的停滞。
这是创伤性记忆被激活时最真实的生理应激反应,无法伪装。
“小禾,”林晚秋低声对堂妹说,“标记时间点,这段视频截取存档,列为A级高可信度原始证据。”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一个又一个村民走上前来。
他们的讲述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漏水的屋顶、开裂的地板、刺鼻的气味,和一个又一个因为劣质建材而病倒的孩子。
直播间的弹幕已经沸腾,愤怒、同情、质疑,像潮水般刷过屏幕。
舆论的天平,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彻底倒向这座偏远乡镇里最无助的群体。
就在这时,人群中忽然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那个戴着草帽的老农,挤开了身前的人,脚步踉跄地冲到了最前面。
他一把抢过志愿者手中的备用话筒,仿佛积攒了毕生的力气。
“他们说的这些,都不算什么!”
他的声音被麦克风猛然放大,带着一种被刻意调动起来的哭腔和悲愤,瞬间压过了河面的风声和所有人的议论。
全场的目光,包括直播镜头,都瞬间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林晚秋双眼微眯,镜片下的瞳孔骤然收缩。
她知道,对方真正的杀招,来了。
老农满是褶皱的脸上“老泪纵横”,他举起话筒,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出的第一句话,却并非关于校舍质量,而是一个更尖锐、更致命的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