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 第299章 他要见的不是我,是良心

第299章 他要见的不是我,是良心(2 / 2)

良久,他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沙哑:“我知道你不会信那份‘代签记录’。”

他顿了顿,像是在积蓄最后的力气,“但它必须存在。为了让程序完整。”

说完,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用黑色防静电袋包裹的设备,一部屏蔽了所有网络和信号功能的离线录像机。

他将它递过来,动作缓慢而郑重。

“这是我父亲书房保险柜里的最后一段影像。我没看过,只敢用物理方式拷贝出来。”他抬起眼,第一次用近乎哀求的目光注视着她,“但我求你一件事——如果里面……牵扯到了你的父亲……别让它变成武器。”

林晚秋伸出手,接过那部冰冷的设备。

她的指尖无意中触到了机身侧面一道深深的划痕——那是三年前,她送给他做生日礼物时,他不小心摔的。

原来他一直留在身边。

她终于抬起头,第一次正视他的眼睛,那双曾让她深陷的眸子里,此刻只剩下燃烧殆尽的灰烬。

“你以为你是在赎罪?”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把锋利的冰锥,刺入他最后的防线,“其实你是在等一个人,一个能帮你扛下所有不堪和真相的人。”

回到纪委的临时保密审讯室,林晚秋关上门,拉下百叶窗。

她戴上专业的防窃听耳机,在陈秘书通过单向视频远程监控的注视下,将录像机连接到一台与外界完全物理隔绝的电脑上。

按下播放键。

画面剧烈晃动了几下,最终稳定下来。

镜头对准了一张熟悉的红木书桌,陆承宇的父亲——陆正安,满脸疲惫地坐在那里,神情颓败,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

“若此录像被启,吾命休矣。”陆正安的声音带着一种宿命般的平静,“青禾之事,始于周秉义的胁迫,成于我们的共谋。但真正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的,不是我,是这个体制中无处不在的默许和纵容。”

他的目光投向镜头,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未来的某个观众。

“林镇长……是个好官。他察觉到dL一期项目的账目异常,开始私下调阅原始凭证。周秉义怕了,怕他捅到省里。于是,他勾结了县交通局的调度员,在林镇长下乡勘察的那天,故意篡改了他的行车路线图,把他引向了那条刚刚发布了地质灾害预警的临山公路……”

“事后,一场暴雨,一场‘意外’的山体滑坡,所有痕迹都被掩埋。以‘意外事故’结案,全镇噤声,再无人敢提起。”

录像的最后,镜头突然剧烈地晃动起来,似乎有人正在逼近书桌。

画面陷入一片黑暗前,传来陆正安最后一句低语,气若游丝:

“承宇,若你看到这里,请告诉林晚秋……有些真相,比正义本身,更沉重。”

视频结束,审讯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林晚秋闭着眼,一动不动地静坐了整整五分钟。

没有眼泪,没有颤抖,只有胸腔里那颗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攥住,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撕裂般的剧痛。

五分钟后,她睁开眼,眼底的波澜已经尽数化为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她拿起内部通讯器,对另一头的陈秘书下达了指令:“立即生成两版摘要报告。公开版,保留承安集团全部财务行贿链条,删除所有关于‘事故’的描述和推测;私密版,全文转录,加密封存,设定为最高阅读权限,仅呈报省委专案组。”

她不能,也绝不会,让陆承宇为他父亲的罪行,成为她私人泄愤的对象。

但她也绝不会,让真相就此沉没。

深夜十一点,林晚秋独自驾车,驶向镇外的清水河水库。

夜色如墨,车灯像两柄利剑,剖开前方的黑暗。

她在空无一人的堤坝边缘停下车。

风很大,吹得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她打开录像机的外壳,取出那枚小小的存储卡,没有丝毫犹豫,扬手将它投入黑沉沉的湖心。

一圈微弱的波纹,瞬间被更大的浪潮吞没。

做完这一切,她回到车里,拨通了市纪委监委的值班电话,声音冷静得像一部精密的机器:“陆承宇所提交的全部证据,已完成初步核验。证据链完整,指向明确。建议于明日上午九时,召开联合听证会,启动对周秉义、周秉德等人涉嫌严重职务犯罪的正式逮捕程序。”

挂断电话,她放下车窗,任凭冰冷的夜风吹拂着脸颊。

她望着那片吞噬了秘密的湖面,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声说道:

“你说你要见我……可你真正想见的,是你曾经还能挺直腰杆的那个自己。”

远处,水库那高耸的供水塔钢架之上,那个只属于她的、有着陆承宇面容的虚幻身影,悄然浮现。

他沉默地凝望着她,片刻之后,便如一缕青烟,随风消散。

风暴,已在黎明前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