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谁持戒尺(2 / 2)

然而,她那不受控制、如战鼓般擂动的心跳,早已向周围的空气泄露了她内心的情绪风暴。

那一夜,林晚秋没有回临时宿舍,而是将自己关在了尘封的档案馆里。

窗外暴雨如注,她却感觉不到一丝湿冷,整个人仿佛被剥离了所有感官,只剩下无尽的坠落感。

深夜,沉重的木门被轻轻叩响。

陆管家撑着一把黑伞站在门口,雨水顺着他的裤管滴落,在地上积起一小滩水渍。

他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将一本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破旧本子,递到了林晚秋面前。

“这是周明远先生的遗物。”陆管家的声音苍老而沙哑。

周明远……那个在十年前G7药物试验中离奇自杀的卫生院药剂师。

林晚秋颤抖着手解开油布,一本普通的工程日志露了出来。

翻开扉页,里面并非工程记录,而是密密麻麻的药物数据。

详细记录了G7药物在不同人群身上测试时出现的种种数据异常,以及一个被他用代码标记为“观察者”的匿名官员,每月定期前来取走样本和报告的痕迹。

她翻到最后一页,一张被压平的合影复印件掉了出来。

照片上,三个年轻人并肩站在老卫生院的门前,笑容都有些僵硬。

居中的是周明远的父亲,老院长;左边是年轻的苏敏,眼神锐利;而右边,正是风华正茂的林正德。

照片背面,有一行用钢笔写下的潦草字迹,墨水微微晕开,仿佛曾被泪水打湿:“我们都以为是为了大局……直到孩子死了。”

林晚秋的视线模糊了。

“少爷让我转告您一句话。”陆管家低声道,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有些人堕落,是因为贪婪;而有些人……是因为相信了一个错误的正正义。”

说完,他微微鞠躬,转身融入了门外的雨幕之中。

林晚秋独自在档案馆里站了很久,直到窗外的天色由墨黑转为灰白。

她走到最深处的档案柜前,从父亲的遗物箱里,取出了那枚他佩戴了一生的纪检徽章。

她回到桌前,将冰冷的徽章,轻轻放在那份用碘熏法显影出来的、带有父亲最后笔迹的报告上。

金色的国徽与那行“建议立即终止项目”的隐形字迹,构成了一幅无比讽刺的画面。

她举起手机,拍下照片,没有丝毫犹豫地上传至省纪委内网的最高级别加密通道。

在附言栏里,她敲下了几行字:“我无法替我的父亲辩解他的过去,但我能替那些被伤害的受害者说话。申请重启对青禾镇扶贫项目的全面调查,彻查x9节点及其所有关联人员。”

当她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一阵剧烈的眩晕袭来。

她扶住桌角,闭上眼睛,感觉脑海中又有一块拼图被硬生生剜去。

那或许是某个寻常的午后,父亲教她写字的场景;又或许是母亲葬礼上,他为她撑起雨伞时,雨点敲打在伞面上的沉闷声响。

记忆在流失,像沙漏里的沙。

但她睁开眼时,目光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明。

她清楚地记得自己的名字,林晚秋。

她更清楚地记得,自己胸前那枚徽章所代表的职责。

三天后,一个由中央直接派出的高级别督导组,低调抵达了青禾镇。

就在车队缓缓驶入镇政府大院之际,一架没有任何标识的小型无人机,悄无声息地从高空降落,悬停在督导组下榻的招待所门前。

它没有放下任何包裹,只是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机腹下方的一行激光蚀刻小字亮了起来:

“真正的工程,要经得起十年后的雨。”

林晚秋正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远远望着这一幕。

她抬起手,握紧了口袋里那枚属于父亲、如今也属于她的徽章,冰冷的金属烙印着掌心的温度。

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为整座青禾镇镀上了一层新生般的金色。

然而林晚秋知道,在这片看似明亮的光芒之下,在那栋她日夜工作的政府大楼地基深处,古老而黑暗的电流,仍在沉默地涌动,等待着下一个指令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