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谁在喂糖(2 / 2)

两种声音的语言节律,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二。

一个长期昏迷的病人,其潜意识的语言习惯,竟然在模仿另一个人。

林晚秋立刻调阅了专案组人员的隔离记录——一个月前,周秘书因为密接,曾在县医院隔离病房住过两周,而她的隔壁,就是陈小雨的特护病房。

朝夕相处,耳濡目染。

周秘书一定经常在病房里和刘队交谈,或者……在执行别的任务。

而这一切,都被看似无知无觉的陈小雨,刻进了潜意识里。

周秘书,就是那个一直在给刘队“喂糖”的人。

用虚假的关怀和看似无害的建议,包裹着最致命的毒药。

下午,林晚秋没有回办公室,而是去了技术科,借口调试她的加密通讯设备。

透过监控后台的屏幕,她的目光锁定了走廊尽头的档案室。

周秘书果然如她预料的那般焦躁不安。

她一整个下午都在档案室里,反复查阅着一本厚重的卷宗。

林晚秋将监控画面放大,认出那是“青禾镇易地搬迁补偿名单”的原始签字页。

周秘书的手指在名单上缓缓划过,一次又一次地停留在几个特定的名字上。

她的动作很轻,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执拗。

林晚秋的“真实之眼”穿透了屏幕的像素,清晰地捕捉到她指尖停顿的规律。

张铁柱、李桂芬、王建军……这些被篡改了补偿款金额的名字,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全都是十年前那场血腥强拆中,死者的直系亲属。

那一刻,林晚秋终于明白了。这份名单,远不止是贪腐的证据。

它是一份用金钱和谎言写就的复仇名单。

夜色降临。

林晚秋回到自己空无一人的办公室,打开工作日志,用笔在最新的一页上写下了一行字:“情况有变。刘队心理防线已崩溃,有迹象表明他将于明晨上班前,绕开调查组,直接向省纪委督导组自首,提交核心证据。”

她没有合上日志,就那样摊开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然后熄灯离开,仿佛只是去了一趟洗手间。

她再次潜入了技术科的监控室,像一只蛰伏在暗处的蜘蛛,静静等待着猎物落网。

凌晨一点三十七分,一道纤细的身影鬼鬼祟祟地溜进了她的办公室。

是周秘书。

监控画面中,周秘书径直走向办公桌,拿起那本日志,当她看到那行字时,整个身体都僵住了。

林晚秋看到,她拿出手机拍照时,那只握着手机的手,不受控制地抖了三次。

第一次,是看到“自首”二字时的惊骇。

第二次,是拍下内容时的慌乱。

第三次,是收起手机时,一种如释重负和巨大恐惧交织下的痉挛。

恐惧,已经压倒了作为棋子的本能。

林晚秋知道,周秘书已经动摇到了根基。

这张网,她已经撕开了一个缺口。

次日凌晨,天还未亮。

那台被改装过的旧收音机上,红点再次毫无征兆地闪烁起来,急促而坚定。

林晚秋甚至懒得去破译那段摩斯密码。

她知道,这不再是“林小满”的监视,而是周秘书的求救信号。

信号指向的地点变了——镇卫生院,地下配电间。

一个更隐蔽,也更危险的地方。

林晚秋孤身一人,在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中,抵达了目的地。

生锈的铁门虚掩着,门锁上积着一层薄灰,但锁芯的位置,却有一小块崭新的、被人用手指抹掉的痕迹。

门没有锁。这是一个邀请。

她推开门,一股潮湿的、夹杂着臭氧味的空气扑面而来。

配电间里,巨大的变压器发出沉闷的嗡鸣,唯一的照明,是墙角一盏昏黄的应急灯。

房间里空无一人。

只有在正中央那台落满灰尘的控制台面上,静静地放着一张被折叠起来的纸条。

林晚秋走过去,指尖掠过纸面,能感觉到写字的人用力极大,几乎要划破纸背。

她展开纸条。

上面只有一行字,笔迹清秀,却带着一种决绝的颤抖。

“他们给她打的不是药,是沉默。”

纸条的右下角,还有一个潦草的落款。

“一个不想再喂病人吃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