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谁在替我签(2 / 2)

她不知道对方是谁,但她知道——对方一定怕她找到真正的原始台账。

所以才会派人去老邮局“清理残余”。

可惜,晚了一步。

与此同时,省城某地下停车场。

陆承宇靠在承安集团总部专属车位旁,手中捏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数据图谱。

他的私人技术团队花了七十二小时,逆向追踪省财政系统中一笔流向境外的款项路径。

起点:青禾镇“安居工程”二期专项资金账户

中转:三家空壳公司(注册地均为开曼群岛)

终点:澳门银河贵宾厅VIp账户——户主关联人为钟无艳胞弟。

“原来是你。”他低声说,眼神晦暗如夜海。

手机震动,加密频道传来助理声音:“林小姐进入了老邮局,监控拍到了她离开的画面。钟顾问已下令启动b计划。”

陆承宇沉默片刻,忽然问:“她有没有受伤?”

“没有。但她可能发现了我们之前埋的数据线索。”

“那就让她继续查。”他缓缓扣上西装纽扣,“只要她还往前走,我就还能护住她。”

他转身走向电梯,语气平静得令人胆寒:

“告诉澳门那边——如果今晚之前,有人对她动手……明天全网就会出现一段视频,内容是某位省委领导夫人在瑞士银行签署信托协议的全过程。”

他知道这是赌命。

但他更知道,若让林晚秋独自面对这张网,她必死无疑。

所以他不能退。

哪怕堕入更深的黑暗,也要为她撕开一道光。

澳门塔顶层套房,落地窗外云层翻涌如怒涛。

钟无艳脱下米白色西装,将那枚银杏叶胸针轻轻放在镜前。

镜子映出她的脸——三十岁上下,五官精致,气质知性,像极了纪检系统的模范干部。

可她的真实身份,是某境外情报组织安插在国内反贪体系内的“清道夫”。

任务并非反腐,而是控制反腐节奏,确保某些人倒不了,某些事不能曝光。

林晚秋的出现,打乱了十年布局。

十年前,正是她协助吴天明等人完成第一轮资金转移,并利用父亲林志远的公信力做掩护,制造“集体决策”假象。

如今,林晚秋不仅拥有超强观察力,更掌握着最原始的物理证据。

必须清除。

但她不急于动手。

她喜欢看理想主义者一步步认清现实的过程——当爱人背叛、亲人蒙羞、体制背叛,最终跪地求饶,才是最美的胜利。

她拿起电话,轻声道:

“通知归档岗的老刘,就说……最近系统升级,让他把2003年的备份日志全部格式化。”

“顺便告诉他,他女儿在英国留学的签证费,下周会准时到账。”

挂断电话,她微笑啜饮咖啡。

游戏才刚开始。

深夜,废弃教室。

林晚秋打开老旧录音笔,火光映照她的侧脸。

“我是林晚秋。自即日起,脱离组织备案渠道,独立开展调查。”

“我发现,有人通过省纪委‘资料归档岗’系统性篡改历史文书,伪造我父亲签名及批注,并同步修改举报信内容,意图将扶贫腐败案的责任引向已故者,从而掩盖真正黑手。”

“目前掌握证据包括:原始台账原件、紫外线检测残留、笔迹分析对比、电子文档版本差异记录。”

“下一步行动:顺藤摸瓜,锁定归档岗内鬼;寻找陈大山死亡真相;核实澳门跨境洗钱路径。”

“我知道这条路没有退路。但我记得父亲说过一句话——”

“清官不怕查,怕的是百姓不敢说话。”

“我不敢让百姓再沉默。哪怕代价是我的一切。”

录音结束,她将磁带取出,藏入学生送的陶土笔筒底部。

窗外,雾气弥漫,晨曦未现。

但她已不再等待黎明。

她要亲手劈开黑夜。

次日上午九点,青禾镇中心卫生院。

一名清洁工在焚化炉清理残渣时,拾到半张烧焦的纸片。

上面残留一行字迹:

“……经查,2003年8月17日拨款合规,项目验收合格。林——”

而在省纪委大楼,一位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静静关掉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清除完成”提示框,端起茶杯,望向窗外。

他的工牌上写着:

姓名:刘振邦

职务:资料归档岗主管

与此同时,林晚秋的手机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短信:

“【你想知道陈大山最后说了什么吗?来殡仪馆冷库,带好录音设备。】”

风,开始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