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卖干辣椒和花椒的,也顺手称了一些,想着给饭菜添些风味。
半下午,所需物品便已采购得七七八八,驴车上堆了不少东西,用绳子固定得结结实实。
两人都感到腹中饥饿,便寻了个街角看起来还算干净的面摊,要了两碗素面,简单解决了午饭。
虽然清汤寡水,但奔波大半天,热汤面下肚,也觉十分舒坦。
吃完饭,见日头正好,离取被子还有时间,冯田拉着杜若去镇上的粮店转了转。
只见米铺、面行门口都有人进出,米价、面价果然比他们刚来此地时又微微降了一些,虽然幅度不大,每斗可能也就便宜一两文钱,但这是个极其重要的信号。
冯田仔细问了问几种主要粮食的价格,心中稍定。
粮价平稳,甚至稳中有降,比什么都更能说明局势正在逐步走向安定,地方的治理和物资的流通正在恢复,这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又多了几分信心。
随后,两人索性在镇上漫无目的地闲逛起来,一方面是消磨时间,另一方面也是想更熟悉这个他们日后可能要常来的地方。
冯田尤其留心,逢人便客气地打听是否认识手艺好的打井匠人。
然而问了一圈,镇上的居民要么摇头表示不知,要么就说以前认识的老师傅年前就带着徒弟搬去了州府讨生活,看来想在镇上直接请到打井人是不太可能了。
这事,终究还得回去拜托张里正帮忙打听牵线。
闲逛等待中,时间过得倒也快。
夕阳渐渐西沉,将天边铺陈成一片绚烂的锦缎,镇上的店铺开始陆续上门板,摊贩们也准备收摊回家。
两人估摸着时间,回到布庄。
掌柜的果然守信,一床蓬松柔软的厚实大棉被已经用粗布打包得方方正正。
入手沉甸甸、软乎乎的,充满了令人安心的暖意。
两人连声道谢,小心地将棉被与其他采买的物品再次检查固定好。
随后便赶着车,踏着落日的余晖回家。
天色渐渐由瑰丽的橘红转为深蓝,最后墨色浸染天际,星子一颗接一颗地亮起。
晚风带着田野的凉意吹拂在脸上,却吹不散两人心中那份因为满载而归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而产生的暖意。
终于,在夜幕完全降临之时,驴车稳稳地停在了院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