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显然不是第一次接受张里正的接济,但依旧激动得手足无措,拉着身边懵懂的孩子,就要跪下磕头,嘴里不住地道谢,声音哽咽。
“快起来,快起来,这是做什么……”
张里正连忙去扶,冯田也赶紧侧身避开。
看着那一张张因长期营养不良而蜡黄的小脸,看着那些妇人眼中强忍的泪水和卑微的感激。
冯田此刻心里却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很不是滋味。
送完最后一家,将张里正送回他家后,冯田才赶着空车回到了小河岔口自己的家。
夕阳的余晖将河面染成金色,江大娘已经带着两个孙子离开了。
杜若正蹲在那个被踹坏后又勉强修补好的灶台前,小心地控制着火势,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是在熬粥。
见冯田回来了,杜若抬头招呼了一声:
“回来啦?事情还顺利?”
便又低下头,专注地盯着灶膛里的火。
冯田“嗯”了一声,先把驴车卸了,将两头劳碌了一天的毛驴牵到棚子里。
喂上清水和草料,仔细检查了它们的蹄子和状态,见一切安好,这才走到杜若身边,蹲了下来。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看着跳跃的火苗,沉默了片刻。
杜若察觉到他的异常,投来询问的目光。
冯田这才慢慢开口,将今天去镇上的经历,一桩桩一件件,絮絮叨叨地都说给杜若听。
说到粮价,说到订好的砖瓦,说到张里正如何精明地为她们争取那些碎砖瓦……
最后,他说起了挨家挨户送粮的情形,说起了那些孤儿寡母的茅草屋,说起了她们下跪磕头时那令人心酸的眼神。
杜若安静地听着,手里的烧火棍无意识地拨弄着柴火。
她抬眼看向冯田,从他低沉的声音和微蹙的眉宇间,明白了他的心意。
她放下烧火棍,拍了拍手上的灰,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了然与支持,说道:
“等张里正换来的这些粮食吃完了,要是还有人家揭不开锅,咱们就出点钱,买了粮,再拜托张里正悄悄分给她们,你看怎么样?”
冯田猛地抬起头,看向杜若,眼中瞬间爆发出明亮的光彩,那点沉郁之色一扫而空。
他高兴极了,像个孩子似的,一下子凑过去,在杜若还带着些许烟灰的脸颊上用力“吧唧”亲了一口,声音响亮地说:
“若若!你真好!”
杜若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亲昵弄得愣了一下,但她随即骄傲地一扬下巴,嘴角弯起好看的弧度: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第二天,砖瓦窑就依约先送来了一批青砖和瓦片,整齐地码放在宅基地旁边。
张里正也雷厉风行,挨家挨户通知了帮工盖房的事情。
他考虑到杜若家和钱家的龃龉,特意略过了钱家,没有去通知。
然而,开工那天早上,工地上刚刚聚集起人手,钱家人还是不请自来了。
来的是钱家的老三和老四,这两人脸上堆着谄媚的笑,话也说得格外漂亮动听。
钱老三抢先开口,对着冯田和杜若作揖:
“冯大哥,嫂子,之前是我家老娘和大哥不懂事,冲撞了二位,我代他们给二位赔不是了。还请二位大人有大量,千万别往心里去。”
钱老四也赶紧帮腔:
“是啊是啊,以后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关系闹得太僵了对谁都不好不是?听说你家盖房子,我们兄弟俩特意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