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冯大哥!谢谢杜娘子!”林啸拉着妻儿,再次真诚地道谢。有了这个家,他们才算真正在这里扎下了根。
房子盖好后,谢彩娥掐指算了算日子,觉得河滩那片红薯差不多该收了。
于是,除了留下黄雀继续“值班”,全员出动,带着工具和篮子,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将河滩边的红薯藤全部清理,小心翼翼地往下挖掘。
收获颇丰!
虽然山里野生的红薯个头普遍不大,但数量不少,挖出来堆在一起也是小山似的一堆。
一个个小红薯沾着泥土,散发着淡淡的甜香。
谢彩娥仔细地从中挑选出一些个头均匀、没有损伤的红薯,单独放在阴凉处:
“这些留做种,明年开春种下去,咱们就能有自己的红薯吃了。”
当晚,谢彩娥就煮了一锅红薯杂粮粥。
粥熬得稠稠的,红薯的甜味完全融入了粥里,不需要加任何糖,就香甜可口。
杜若忍不住连着喝了两大碗,满足地摸着肚子。
冯田啃完了最后一块野猪排骨,将骨头丢在一旁,看着日渐减少的肉食储备,开口道:
“野猪肉吃得差不多了。我在想,现在咱们人手多了,要不要再进山试试,看能不能再弄一头野猪回来。”
“要是运气好,能抓到活的半大野猪崽,骟了养起来,以后的猪肉味道就能好很多,也不用每次都进山冒险。”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有了之前的成功经验,又有林啸这个成年男子加入,确实可以再尝试一次。
饭后,谢彩娥私下里拉着林啸,小声嘀咕了几句。
林啸点点头,第二天就开始在远离水源和居住区的下风口处挖坑,准备弄一个粪坑,将来收集人畜粪便和草木灰沤肥,为明年的春耕做准备。
庄户人家,深知肥力对土地的重要性。
为了抓野猪,几人做了更充分的准备。
冯田和林啸将腰刀和斧头磨得更加锋利,杜若则加班加点地削制了更多箭杆。
然而,幸运之神似乎并未再次眷顾他们。
几人接连往更深的山里钻了好几天,扩大了搜索范围,却连野猪的影子都没看到。
连续几天的无功而返,让众人有些失望,但也只能暂时放弃抓猪的计划。
不过,这次搜寻也并非全无收获。
杜若沿途射下了不少鸟雀,她的鸟肉干储备因此大大增加。
晒干后的鸟肉拿下来用小火慢慢烤熟,撒上一点点盐,肉质变得异常筋道有嚼劲,别有一番风味。
更重要的是,在寻找野猪的过程中,他们在林啸和谢彩娥的带领下,认识并采集了更多的野菜、野果和有用的植物。
他们还发现了一棵野生的花椒树,上面结满了密密麻麻的花椒粒。
几人小心地将成熟的花椒采摘下来,铺在石头上晒干,以后做饭时就能用来去腥增香,丰富味道。
那些能吃的野菜,也被采集回来,焯水后晒成野菜干,小心翼翼地储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