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商议至四更方散。苏婉回禅院后,忽闻窗响,开窗见是个乞丐递进封信。信中写道:“明日午时,城南土地庙相见,事关陈公子性命。”字迹歪斜,不知何人笔墨。
次日苏婉如约前往,土地庙中却空无一人。正疑惑时,忽闻神像后传来呻吟声。转过去看,竟是个浑身是血的中年汉子!苏婉惊问:“你是何人?”那汉子喘息道:“我、我是那日讨债的疤脸李三……赵元宝要杀我灭口……”原来李三奉命伪造借据,如今事情闹大,赵家欲除之后快。李三道:“赵家密室有本账册,记录所有不法勾当……在、在书房紫檀匣内……”话未说完便断了气。
苏婉惊魂未定,忽听庙外人声嘈杂,忙躲到神像后。但见赵元宝带着家丁闯入,见状骂道:“这厮倒会找地方死!搜!看有无同党!”苏婉屏息不敢出声,忽有只野猫窜过,家丁注意力被引开,赵元宝道:“罢了,将尸首处理掉。今夜还要办大事!”
待他们离去,苏婉忙赶回寺中,恰遇柳青来送饭。听闻经过,柳青道:“今夜赵元宝要在醉仙楼宴请知府,正是盗取账册的好时机!”二人计议已定,当夜柳青在内接应,苏婉在外等候。
却说柳青潜入书房,果然在暗格中找到紫檀匣。正要离开,忽闻脚步声,忙躲到屏风后。但见赵员外与个师爷模样的人进来,师爷道:“那陈实在大牢里仍不肯画押,如何是好?”赵员外冷笑:“明日路上结果了他!至于苏婉,元宝既喜欢,生米煮成熟饭便是。”柳青听得心惊,待二人走后,急忙携匣溜出。
苏婉得账册后,连夜翻看,其中竟还记录着赵家勾结知府、私吞官粮的罪证!正欢喜时,寺僧忽叩门道:“姑娘快走!赵家带人围寺了!”原来柳青行踪暴露,赵家已知账册被盗。
苏婉慌忙从后山小路逃走,赵家紧追不舍。至一处悬崖,苏婉走投无路,忽见个樵夫打扮的大汉跳出,三拳两脚打翻追兵。那大汉抱拳道:“姑娘莫怕,俺是受人之托来救你的。”正说着,林中又转出几人,为首的竟是本该在牢中的陈实!
原来陈实在狱中结识个江湖义士,那义士听闻冤情,联络好友劫囚车。陈实得救后,担心苏婉安危,急忙来寻。众人相见,悲喜交加。陈实道:“如今有账册为证,不如直接去省城告状!”那江湖义士道:“从此地去省城必经黑风岭,赵家定设埋伏。俺知道条小路,只是险峻异常。”
众人当即启程。果然刚上官道,便见前方烟尘滚滚,似是追兵。江湖义士道:“兵分两路,俺引开追兵,你们走小路!”陈实苏婉感激不尽,由樵夫护送从小路疾行。
这条小路果然险峻,时而攀岩,时而涉水。行至半途,忽遇暴雨,三人躲进山洞避雨。樵夫生火取暖,苏婉取出账册小心烘干。陈实见苏婉衣衫单薄,解下外袍为她披上。四目相对,情意暗生。樵夫笑道:“你二人倒是般配,待此事了结,不如成就好事?”苏婉羞红脸颊,陈实郑重道:“若得苏姑娘为妻,必当珍爱一生。”
雨停后继续赶路,终于在第三日抵达省城。二人直奔按察使衙门递状。那按察使是个清官,见账册记录详实,立即派兵拿人。不出半月,赵家父子及知府皆被缉拿,经审讯俱认罪不讳。赵员外判斩刑,赵元宝流放三千里,知府罢官入狱。
冤情既雪,陈实苏婉返回应天。经此一事,二人感情愈深,在寺僧主持下结为夫妻。婚后陈实专心备考,次年乡试中举,又过三年进士及第,外放为官。他为官清正,屡破奇案,苏婉相夫教子,又将《寒江独钓图》捐赠书院,传为佳话。
这日陈实审毕一桩案件回府,见苏婉在庭中教子读书,夕阳映照下分外温馨。忽闻门外喧哗,管家来报说有个妇人求见。苏婉出门一看,竟是柳青!原来她脱籍后嫁了个小商人,如今生活美满。姊妹重逢,喜极而泣。柳青道:“今日来还有一事相告——那日土地庙送信的乞丐找到了,你道是谁?竟是当年那个仵作!他心中愧疚,暗中关注此事,见李三被害,才冒险送信。”
正说着,又有人送来个锦盒,说是赵家抄没时发现的苏秀才遗物。苏婉打开,见是父亲手书:“吾女婉儿:若父遭遇不测,必是赵家所为。《寒江独钓图》夹层有先帝御赐金牌,可保性命。汝当觅良人,平安度日……”原来苏秀才早察觉危险,暗中安排后路。
至此,前尘种种皆已明了。后来陈实官至巡抚,一生为民请命,苏婉相随左右,夫妇恩爱白头。而那段错姻缘巧破奇冤的往事,也在江南流传开来,成为说书人最爱的段子。这正是: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