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碧玉镖(2 / 2)

一个月后,寒山寺后山添了两座新坟。陈青砚和林素素站在坟前,默默洒酒祭奠。

云儿,赵天龙和严世蕃都已伏诛,你可以安息了。陈青砚轻声道。

林素素依偎在他怀中:青砚,接下来我们去哪里?

陈青砚望着远方的青山:醉道人说北方有倭寇作乱,我要去从军杀敌。你...

我跟你一起去。素素握紧他的手,这五年来,我日夜习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上阵杀敌。

两人相视一笑,携手下山。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要把这五年的离别都补回来。

走到山脚下,忽见个樵夫打扮的人站在路中间。陈青砚警觉地将素素护在身后。

那樵夫转过身来,竟是慧明大师。

大师这是?

慧明微笑道:二位施主可是要去北方?贫僧正好同路。

陈青砚诧异道:大师也要从军?

非也。慧明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上面刻着锦衣卫三个字,贫僧奉命查办严嵩父子通倭一案,如今还要去北方清理余孽。

陈青砚和林素素面面相觑,这才明白原来慧明大师是锦衣卫的密探。

三人结伴北行,一路上但见民生凋敝,倭寇之患比想象中更为严重。这日行至山东地界,忽见前方浓烟滚滚,喊杀震天。

登高一望,只见数百倭寇正在围攻一个村庄。村民据守土墙抵抗,但显然支撑不了多久。

陈青砚拔出长剑:大师,素素,你们从侧翼包抄,我正面突袭。

慧明却按住他:且慢!你看那边。

只见倭寇后方突然大乱,一队骑兵如利剑般切入敌阵,当先一员小将银枪白马,所向披靡。

是戚家军!林素素喜道。

那小将军年纪虽轻,枪法却凌厉无比,倭寇在他手下无一合之将。不到半个时辰,倭寇已被尽数歼灭。

陈青砚三人走下高地,那小将军正好策马过来。只见他眉清目秀,英气勃勃,约莫二十出头年纪。

三位是何人?小将军在马上拱手。

慧明上前一步:贫僧慧明,这两位是陈青砚施主和林素素女施主。将军莫非就是戚继光戚将军?

小将军笑道:大师认错人了,戚将军是我义父。我姓李,名成梁。

陈青砚肃然起敬:原来是戚将军麾下猛将。在下陈青砚,曾在金陵开设镖局。

李成梁眼睛一亮:可是人称青衫剑的陈总镖头?义父常提起您,说您的三十六路破阵剑法最适合战场杀敌。

四人互通姓名,相谈甚欢。李成梁邀请他们同去戚家军大营,陈青砚欣然应允。

来到大营,戚继光亲自出迎。这位名将年约四旬,面容刚毅,不怒自威。

陈总镖头,久仰了。戚继光抱拳道,五年前听说青衫镖局出事,戚某还惋惜了许久。

陈青砚苦笑道:往事不堪回首。如今陈某只想在将军麾下效力,剿灭倭寇。

戚继光大喜:正好!三日后我军要攻打倭寇在鹰愁涧的老巢,正缺陈总镖头这样的高手。

当晚戚继光设宴款待,席间说起鹰愁涧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倭寇首领宫本武藏更是剑术高手,麾下有五百死士。

陈青砚沉思片刻,道:将军,陈某愿带一队精兵,从后山峭壁潜入,里应外合。

戚继光摇头:后山是百丈悬崖,如何上得去?

林素素忽然道:将军有所不知,青砚当年走镖时,曾用飞爪攀过比这更险的悬崖。

慧明也道:贫僧愿同往。

戚继光沉吟良久,终于点头:好!那就拜托三位了。

次日,陈青砚挑选了五十名善于攀爬的士兵,准备绳索飞爪。林素素和慧明也各自准备。

第三日深夜,月黑风高。陈青砚带着突击队来到后山悬崖下。但见峭壁如削,猿猴难攀。

我先上。陈青砚取出飞爪,运足内力向上抛去。飞爪扣住岩缝,他借力一跃,已上升三丈有余。

如此反复数十次,终于攀上崖顶。放下绳索,其他人陆续跟上。

鹰愁涧中灯火通明,倭寇显然没想到会有人从后山来袭。陈青砚仔细观察,发现主营帐前插着面旗帜,上面画着朵妖异的红花。

那是彼岸花。林素素低声道,看来这里就是炼制毒药的地方。

陈青砚眼中燃起怒火:新仇旧恨,今日一并了结!

众人悄悄潜入,分别占据要道。陈青砚直扑主营帐,掀帘而入,只见个倭人正在擦拭武士刀,正是宫本武藏。

来得正好。宫本竟会说汉语,我听说中原有个青衫剑客,想必就是阁下。

陈青砚也不答话,一剑刺去。宫本举刀相迎,刀剑相交,叮当作响。

两人在帐中激斗,陈青砚的破阵剑法大开大合,宫本的刀法则诡异狠辣。斗到三十招开外,陈青砚突然变招,剑尖颤动,化作数点寒星,正是三十六路破阵剑法的绝招星罗棋布。

宫本措手不及,肩头中剑。他怒吼一声,刀法骤变,刀刀劈向陈青砚要害。

就在这时,帐外喊杀四起,戚继光的主力开始进攻了。宫本心神一分,被陈青砚抓住破绽,一剑刺穿手腕。

八嘎!宫本弃刀后跃,从怀中掏出个竹管就要吹响。

陈青砚识得那是召唤死士的信号,急忙一剑掷出,将竹管击碎。同时揉身而上,双掌齐出,拍在宫本胸前。

宫本喷血倒地,兀自狞笑:你们...都要死...毒烟...

陈青砚一惊,果然闻到股异香。急忙屏住呼吸,一剑结果了宫本。

冲出营帐,只见寨中到处弥漫着淡紫色烟雾,吸入的士兵纷纷倒地。林素素和慧明正在组织众人撤退。

快走!这烟有毒!林素素看到陈青砚,急忙喊道。

突然,数个黑衣死士从烟雾中冲出,直扑陈青砚。这些死士双眼赤红,显然已经失去神智,只知杀戮。

陈青砚挥剑迎敌,但这些死士力大无穷,又不知疼痛,十分难缠。眼看就要被包围,慧明大师忽然跃入战团,般若掌力排山倒海,将死士震飞。

慧明大喝一声,与陈青砚并肩突围。

三人杀出重围,与戚家军汇合。这一战虽端了倭寇老巢,但戚家军也损失惨重。

战后清点,发现倭寇在寨中埋设了大量毒烟,若不是陈青砚他们及时捣毁主帐,后果不堪设想。

戚继光论功行赏,要封陈青砚为参将。陈青砚却婉拒了:陈某闲散惯了,不堪军旅约束。只愿做个客卿,助将军剿匪。

从此,陈青砚和林素素便在戚家军中住下。每逢战事,必冲锋在前。青衫双剑的名号渐渐传开,成为倭寇闻风丧胆的存在。

转眼三年过去,倭患渐平。这日陈青砚和素素正在营中切磋剑法,忽有士兵来报,说营外有个老道求见。

出来一看,竟是醉道人。

道长别来无恙?陈青砚欣喜相迎。

醉道人却面色凝重:小子,你可知严嵩倒台了?

陈青砚一怔:这是好事啊。

好什么?醉道人压低声音,严世蕃有个儿子,拜在东海浮罗岛主门下,如今学成归来,要找你们报仇。

林素素皱眉:浮罗岛主?难道是那个号称的独孤傲?

正是。醉道人叹道,那小子得了独孤傲真传,剑法已臻化境。更麻烦的是,他勾结了倭寇余孽,要在下月初七武林大会上行刺戚将军。

陈青砚脸色凝重:下月初七...不就是十天后?

所以贫僧特来报信。醉道人从怀中取出一本剑谱,这是贫道这些年来参悟的醉仙剑法,或许对你有用。

陈青砚正要推辞,醉道人把剑谱塞进他手中:时间紧迫,你好生研习。十日后,少室山下再见。

送走醉道人,陈青砚翻开剑谱,只见其中剑招精妙绝伦,与破阵剑法大相径庭。

林素素道:这醉仙剑法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合醉拳之理。你若能在十日内领悟,或可对抗独孤傲的传人。

于是陈青砚闭门练剑,林素素从旁指点。这醉仙剑法要旨在于意醉形不醉,招式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正合陈青砚这些年来历经沧桑的心境。

到得第七日,陈青砚已能将醉仙剑法与破阵剑法融会贯通。剑光起处,如醉汉狂舞,却又暗藏杀机。

第十日,三人启程前往少室山。武林大会在少林寺举行,各路英雄齐聚,盛况空前。

戚继光作为剿倭功臣,被推举为武林盟主。就在他登台接受盟主令箭时,突听一声长啸,个黑衣青年从天而降,剑光直取戚继光咽喉。

小心!陈青砚飞身跃起,长剑出鞘,架开来剑。

两人落地,相对而立。那青年约莫二十多岁,面容阴鸷,与严世蕃有七分相似。

你就是陈青砚?青年冷冷道,我严凌霄今日要为父报仇!

陈青砚沉声道:严世蕃通倭卖国,死有余辜。

严凌霄不再答话,一剑刺来。这一剑快如闪电,剑尖颤动,竟同时指向陈青砚七处大穴。

陈青砚施展醉仙剑法,身形摇晃,看似踉跄,却恰到好处地避开剑锋。同时反击三剑,剑路刁钻,大出严凌霄意料。

两人在台上激斗,剑光纵横。台下群雄看得眼花缭乱,纷纷惊叹。

斗到百招开外,严凌霄突然剑法一变,剑上泛起黑气,剑风过处,草木皆枯。

玄阴剑!慧明大师惊呼,陈施主小心,这剑有毒!

陈青砚只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知道不能硬接。于是全力施展醉仙剑法,剑招越发飘忽不定。

严凌霄久战不下,焦躁起来,剑法出现破绽。陈青砚抓住机会,一招醉卧沙场,剑尖斜挑,正中严凌霄手腕。

严凌霄长剑脱手,却狞笑一声,从袖中射出一枚暗器。这暗器形如彼岸花,正是当年毒死周云的毒针!

陈青砚早有防备,剑尖一挑,将毒针击飞。同时飞起一脚,将严凌霄踢下擂台。

严凌霄落地后打个滚,纵身欲逃。忽听破空声至,慧明大师一记般若掌,将他震飞数丈。

阿弥陀佛。慧明合十道,施主执迷不悟,贫僧只好废去你的武功。

严凌霄喷血倒地,恨恨道:你们...别得意...我师父会为我报仇的...

醉道人跃上台来,冷笑道:独孤傲那老魔头,二十年前就是贫道手下败将。他若敢来,贫道正好与他再续前缘。

群雄见祸首伏诛,纷纷叫好。戚继光正式接任武林盟主,统领江湖豪杰共抗倭寇。

事后,陈青砚和林素素婉拒了戚继光的挽留,携手归隐。有人在西湖边见到他们泛舟饮酒,也有人在峨眉金顶看见他们观云舞剑。

江湖上再没有青衫双剑的消息,但他们的传说却一直流传。每逢乱世,总会有人提起当年那对侠侣,说他们仍在某处行侠仗义,守护着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