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翰自此在郡公府别院闭门苦读。云裳则将绣姑安置在铺中,两人依着《百卉谱》研制新式绣样。这日郡公府大小姐出嫁,云裳献上幅“百子嬉春”的屏风,竟引得前来贺喜的安平公主连声称赞。不出半月,宫中尚服局遣女官来问,要订批端午贡品。
转眼到了春闱,文翰踏进贡院时,云裳塞给他一包蜜渍梅子:“莫要心慌,妾身昨夜梦见夫君名字写在曲江宴的杏花笺上。”不料第三场策论时,邻舍考生忽递来张字条。文翰正要推拒,监考巡吏已至面前,当场搜出作弊纸条。任凭他百般辩解,还是被叉出考场。
云裳得知消息,挺着六个月身孕赶到贡院门前。见丈夫面色灰败被押出来,她反而镇定自若,转头向绣姑吩咐:“去请崇仁坊契丹商队的扎鲁大叔,就说他要找的《鹰猎图》有眉目了。”原来前日她清点库房时,发现郡公夫人寄存的旧箱笼里,有卷前朝契丹贵族的狩猎图。
那扎鲁见到图卷喜出望外,当即修书给在鸿胪寺任职的侄儿。不过三日,竟有御史台官员重审科场案,查出是某权贵子弟栽赃陷害。虽还了文翰清白,但考期已过。夫妻俩正在院中相对无言,忽闻圣旨到,原来安平公主将云裳所献绣品呈给太后,特赐“织云娘子”名号,赏绢帛百匹。
时值暮春,文翰携妻在曲江池散心。忽见个道士在柳树下摆摊,盯着云裳面相惊呼:“夫人额间隐现金纹,此乃怀珠韫玉之兆!只是...”压低声道,“百日之内需见血光,方得大贵。”归途路过东市,恰逢有人拍卖抵债宅院。云裳见那宅院虽荒废,院中紫藤如云,当即取出太后赏赐买下。
收拾旧宅时,在书房暗格发现几大箱书稿。文翰翻阅至深夜,忽然拍案叫绝。原来这是前朝宰相陆贽的奏议批注本!此后他足不出户研读,云裳则带着绣姑将绣庄经营得风生水起。这日午后,云裳忽觉腹痛,提前半月产下个男婴。洗三那日,慧明老僧竟飘然而至,赠了枚开过光的玉扣。
孩儿满月时,赵员外忽然找上门来。他因贪赃事发,如今落魄不堪,竟是来讨当初苏家欠的印子钱。正纠缠时,门外来了一队官兵,为首参军下马便拜:“可是李文翰李相公?今科状元突发急症,圣旨命取落卷补录,相公在备取头名!”原来那年春闱后,皇帝命翰林院重阅落卷,文翰策论中论及边关茶政的见解被宰相看中。
琼林宴上,文翰偶遇现任吏部郎王的王别驾。王郎中将须笑道:“贤弟可知,慧明长老乃陆贽公门生?”又低声道,“安平公主府长史出缺,明日递个履历罢。”时值吐蕃使者朝贡,云裳奉命督造回礼绣品,特意将吐蕃喜爱的金线纹样绣在边缘。使者大喜,赞道:“大唐女子手巧心更巧!”
这年冬至,文翰已任公主府长史半年。这日休沐,携妻儿往大慈恩寺进香。在罗汉堂前遇个瞎眼婆子算命,云裳随手抽签。婆子摸着签文变色道:“夫人命中带三重金锁,一锁籍贯,二锁姻缘,三锁子嗣。前两锁已开,这第三锁...”忽闻钟鼓齐鸣,小丫鬟急匆匆跑来:“夫人快回府,太后懿旨到了!”
原来安平公主将云裳所创的十二花神绣谱献入宫中,太后大喜,特赐云裳六品典织司女官衔。按唐制,女官之子可萌补校书郎。云裳搂着孩儿接旨时,忽想起那道士“见血光得大贵”的预言——原来应验在孩儿这萌官上!
夜色渐浓,公主府赏梅宴正到酣处。云裳避席更衣,在回廊遇见个戴帷帽的妇人,竟是当年沂州徐寡妇!她低语:“赵员外上月醉死沟渠。你公公当年被冤的旧案,我托郡公翻了案。”又塞过个布包,“你母亲给的银簪,赎回来了。”
文翰这时寻来,见妻子站在梅树下落泪。问明缘由后,他对着徐娘子深深一揖。徐寡妇却笑道:“莫谢我,要谢就谢张婆。她是我失散多年的姑母。”顿了顿又道,“其实那日慈云寺遇匪,是我让扎鲁大叔暗中护卫的。”
次年清明,李文翰外放杭州司马。离京那日,安平公主赐下双鱼银佩:“莫学陆贽公直谏遭贬。”船至洛阳,夫妇特往慈云寺还愿。见庙宇重修焕然,知客僧却道慧明长老云游去了。禅房里留着封短信,上写:“金玉本无错,错落在尘网。春风度关山,明月照大江。”
很多年后,李文翰任苏州刺史,云裳的织染坊已成江南贡品首御。这日中元节,夫妇在虎丘塔下偶遇个唱盲女,正唱着段新编的《金玉错》。听到“弃簪书生逢侠女,破庙千金赠契书”时,云裳与文翰相视一笑。夕阳西下,他们的儿子正骑着竹马绕塔奔跑,腰间的玉扣映着霞光,恍若二十年前慈云寺那盏破庙灯火。